昔将忠荩事先皇,南去归来两鬓霜。
德重三朝兼傅相,名高四海仰文章。
承恩曾赐金莲炬,退食新开绿野堂。
天上忽颁宸翰降,奎星午夜动辉光。
昔将忠荩事先皇,南去归来两鬓霜。
德重三朝兼傅相,名高四海仰文章。
承恩曾赐金莲炬,退食新开绿野堂。
天上忽颁宸翰降,奎星午夜动辉光。
此诗赞颂了董学士一生的功绩与荣耀。开篇“昔将忠荩事先皇”,描绘了董学士忠诚辅佐先皇的情景,展现了他为国尽忠的高尚品质。接着“南去归来两鬓霜”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董学士经历的岁月与磨砺。
“德重三朝兼傅相,名高四海仰文章”两句,高度赞扬了董学士在多个朝代担任重要官职,不仅以德行著称,更以文章名扬四海,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与仰慕。这不仅是对董学士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是对其品德与贡献的高度评价。
“承恩曾赐金莲炬,退食新开绿野堂”则进一步展示了董学士受到皇帝的恩宠与赏识,不仅在政务上有卓越成就,还享受到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同时,“退食新开绿野堂”也体现了他在繁忙政务之余,仍能保持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天上忽颁宸翰降,奎星午夜动辉光”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董学士受到皇帝亲笔赐书的荣耀时刻,奎星闪耀的景象象征着董学士的非凡成就与荣耀,同时也预示着他将继续发光发热,为国家与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通过对董学士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忠诚、智慧、德行与荣耀,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感慨的颂歌。
冻云压空雪欲作,野旷阴凝气萧索。
朔风一夜卷长林,万木离披尽摇落。
天连平远眼界宽,前山宛在空濛间。
溪头流水急如泻,日夕喷瀑声潺湲。
我尝经行出林际,望断孤村日将暮。
野乌啼饥那忍闻,瘦马经寒缩行步。
悄无人迹途路赊,此时宁不思还家。
人生慎勿事行迈,披图尚尔添咨嗟。
长安五月霖雨多,六月更急如翻河。
通宵到晚不得寐,茆屋欲破愁嵯峨。
揽衣当户未能出,却坐蓬窗听疏密。
纵道君恩屡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栉。
九衢灯火迷西东,轻蓑瘦马随疲童。
道傍行子顾且笑,谓予亦在泥涂中。
感渠相念不相识,问之不答还匆匆。
如闻身是营中卒,畚锸欲赴朝天宫。
古来王事称靡盬,予亦勤劳竟何补。
为渠惭愧久低回,雨急严城听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