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篇重彻冕旒前,欲挽银河荡八埏。
六计不为当世用,一编空受老人传。
规恢汉祚天方启,问讯南昌尉已仙。
遇合无人会成数,故山松柏惨寒烟。
奏篇重彻冕旒前,欲挽银河荡八埏。
六计不为当世用,一编空受老人传。
规恢汉祚天方启,问讯南昌尉已仙。
遇合无人会成数,故山松柏惨寒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宰的作品,名为《挽钱贤良》。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怨与不遇的诗作。
首句“奏篇重彻冕旒前”,可理解为作者在朝堂之上呈递自己的文书,以期引起皇帝或权贵的关注。在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或提出建议时,通常会通过奏章来进行。这里,“冕旒”指的是皇帝所穿戴的礼服和车盖,是权力的象征。
接着“欲挽银河荡八埏”,则描绘了作者想要像古人挽转天上的银河一样,去除世间污浊,以达到心中的纯净理想。这里,“银河”指的是夜空中明亮的星辰,即我们常说的银河系,而“荡八埏”则是比喻清洗掉所有不洁之物。
诗人随后写道“六计不为当世用,一编空受老人传”,表达了自己的才能和策略并未被当世所用,仅仅是接受了前人的教导和遗产。这里的“六计”可能指的是《孙子兵法》中的六种战术,而“一编”则代表着一种文书或知识的传承。
在诗的后半部分,“规恢汉祚天方启,问讯南昌尉已仙”,作者提到了希望能够像汉朝那样开辟一个新的时代,并询问南昌地方的官员是否已经成仙。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理想和个人超脱尘世愿望的渴望。
最后,“遇合无人会成数,故山松柏惨寒烟”,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与不被理解的情形。诗人在大自然中找不到同道之人,只有山中的松树和柏树伴随着萧瑟的秋风,显得分外凄凉。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个人抱负的表达以及对孤独处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无奈与不满。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