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孔纯老归自属邑三首·其二》
《和孔纯老归自属邑三首·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往来阴雨恰弥旬,滑滑那堪鸟语频。

行色可无三日霁,旅怀应付万家春。

欣闻郊劳开瑶席,想见车旋入锦茵。

何幸诗筒时寄我,慰怀须信有诗人。

(0)
翻译
连续多日阴雨绵绵,鸟儿的叫声更显得湿滑难耐。
即使没有晴朗三天,旅途中的心情也能应对万家春意。
听说在郊外的劳作中设宴,想象着车辆归来驶入华美的地毯。
能得到你的诗歌筒时常寄来,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幸运,诗人的关怀能安慰我的情怀。
注释
往来:来回。
阴雨:连续下雨。
弥旬:满十天。
滑滑:形容声音或感觉湿滑。
那堪:怎能忍受。
行色:旅途的神色。
霁:雨过天晴。
旅怀:旅途的心情。
万家春:春天的景象,象征众多家庭的欢乐。
郊劳:郊外的劳作。
瑶席:华丽的宴席。
车旋:车辆归来。
锦茵:华丽的地毯。
何幸:多么幸运。
诗筒:古代传递诗文的竹筒。
慰怀:安慰心情。
诗人:指对方,这里指写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怀念家乡与亲人的情景。开篇“往来阴雨恰弥旬”写出了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滑滑那堪鸟语频"则勾勒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依旧欢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

接下来的“行色可无三日霁,旅怀应付万家春”表达了诗人希望天气能尽快晴朗,而自己的思念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散,仿佛要承担起所有家庭的春意。这里的“三日霁”暗示了一种期待,而“旅怀”则是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

“欣闻郊劳开瑶席,想见车旋入锦茵”这一句,则转换了情境,诗人得知亲友间相聚的消息,心中充满喜悦,几乎能想象到那种欢聚的场景,"瑶席"和"锦茵"都象征着高贵与美好。

最后,“何幸诗筒时寄我,慰怀须信有诗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因为在这种思念交织的情绪中,收到朋友的来信如同一缕清风,为其带来了慰藉。这里的“诗筒”指的是信件,而“慰怀须信有诗人”则强调了诗作为沟通心灵、缓解乡愁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旅者在阴雨天气中的孤独与思念,以及通过书信与友人交流所带来的精神慰藉。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题钱叔宝上方春景图·其二

当年吏隐日徜徉,惯逐春风到上方。

岸柳溪桃应记忆,可能梦里觅刘郎。

(0)

江上小堂戏题·其一

江上小堂无十亩,堂前老树有三株。

主人原住清凉界,又得浓阴屋半区。

(0)

过峡山寺访鉴上人不遇·其二

隔林急雨添新涨,夹岸凉风吹短衣。

为问云中孤锡去,于今洞里几猿归。

(0)

赠别谢大行友可社丈擢南北部·其三

一官何必较炎凉,大业千秋独擅场。

庐岳欲倾彭蠡涸,岿然君自鲁灵光。

(0)

长寿庵写经示众十五举·其五

草鞋戴在头上,可怜斩却猫儿。

谩说青霄有路,木人长皱双眉。

(0)

韩寅仲和余诗见贻介以酒资岂欲损有馀补不足耶赋此璧还兼订桃源之约

多君高谊薄秋旻,白雪朱提及我陈。

却笑伤廉更伤惠,似怜同病亦同贫。

李昌坐上衔杯少,杜甫庭中畏客频。

明日披帷须一醉,桃源谁谓是迷津。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