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小堂无十亩,堂前老树有三株。
主人原住清凉界,又得浓阴屋半区。
江上小堂无十亩,堂前老树有三株。
主人原住清凉界,又得浓阴屋半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江边小堂景象。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小堂与老树的和谐共生,以及主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江上小堂无十亩”,开篇即点明了小堂的位置与规模,虽非广阔之地,却自有其独特的韵味。“堂前老树有三株”,接着描述了小堂前的老树,三株树木不仅为小堂增添了生机,也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痕迹。“主人原住清凉界”,主人居住于此,仿佛是遁入了清凉的世界,远离尘嚣,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又得浓阴屋半区”,最后,主人不仅得到了自然的荫蔽,连屋宇都沐浴在一片浓密的绿荫之中,生活充满了自然的恩赐与和谐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归桡晚寻石湖渡,春湍箭激风裂衫。
大声震撼海潮寺,直下叶叶喧蒲帆。
巴僧肃客憩荒构,了无果茗资乡谈。
石龛立佛炯天眼,特兆上吉施灵签。
三光弛隳陷鬼域,神傥欲福吾所贪。
地荒盗斥居聚少,范公祠宇空毵毵。
惜哉目成不得往,香雪一树明高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