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殿无人到者稀,蒲团端坐有谁知。
不因院主通消息,争得寒光万里辉。
古殿无人到者稀,蒲团端坐有谁知。
不因院主通消息,争得寒光万里辉。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殿的寂静与清冷氛围。首句“古殿无人到者稀”,写出了殿宇的荒凉和人迹罕至,暗示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次句“蒲团端坐有谁知”,则聚焦于一位僧人独自静坐蒲团的画面,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修行状态,这种默默无闻的坚守引人深思。
后两句“不因院主通消息,争得寒光万里辉”进一步深化主题。僧人与外界隔绝,不依赖院主传递讯息,象征着他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清净与光明。这里的“寒光万里辉”可能指的是月光或佛光,也可能是他内心的智慧之光,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独行其是、追求精神境界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位隐居古殿、潜心修行的僧人形象,寓含了对超然物外、内心宁静的崇尚。
垂老验盛衰,深凭齿与发。
发白叹吾衰,齿落衰已极。
利害发不任,养生资齿力。
无问藜与藿,得以娱朝夕。
次第相动摇,世事嗟何及。
吾舌虽云存,苦乏仪秦术。
修短未遑徵,得酒姑自悦。
天公搆巧思,六花舞飞雪。
倏盈还忽消,鸿爪无遗迹。
古来豪杰士,文字略相识。
是非纷与夺,视今如视昔。
寄言后来者,人生当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