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月行寄钱太守》
《见月行寄钱太守》全文
元 / 叶兰   形式: 古风

见月复见月,月圆圆复缺。

今夜中秋见月光,照我容颜旧时别。

忆昔小小初幼年,紫罗结髻双垂肩。

閒随阿母引儿戏,见月拜月庭阶前。

长来十五才十六,授业从师居外宿。

渐知礼乐好诗书,夜对月光长夜读。

二十近相将,翱翔文墨场。

关山行见月,壮志横四方。

功名谈笑当黑头,气冲牛斗轻公侯。

神游仙阙广寒殿,醉卧扬州明月楼。

人生得意每见月,见月欢娱夜不休。

三十走兵马,四十还江夏。

眼看富贵若浮云,归种瓜田向村野。

行年五十把锄犁,道边莫问买臣妻。

古人今人尽如此,惟有明月天东西。

天东西,月常好。月色照中秋,青天净如扫。

自怜白面月团团,变作婆娑一衰老。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叶兰的《见月行寄钱太守》以月为线索,描绘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与月光的交相辉映,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开篇“见月复见月,月圆圆复缺”,以月之圆缺象征人生的起起伏伏,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接着,“今夜中秋见月光,照我容颜旧时别”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时刻——中秋之夜,月光洒在诗人的脸上,唤起了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诗人通过“忆昔小小初幼年,紫罗结髻双垂肩”等诗句,勾勒出童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以及与母亲相伴的温馨画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来十五才十六,授业从师居外宿”,他开始接受教育,学习礼仪、音乐、诗歌,夜晚对着月光读书,体现了勤奋好学的精神。

进入青年时期,“二十近相将,翱翔文墨场”,诗人投身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之中,游历四方,追求功名。他以“关山行见月,壮志横四方”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功名谈笑当黑头,气冲牛斗轻公侯”则展现了他自信满满、不畏权贵的形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神游仙阙广寒殿,醉卧扬州明月楼”,无论是想象中的仙境还是现实中的繁华之地,月光都伴随着他的足迹。然而,最终“三十走兵马,四十还江夏”,他投身于战乱与动荡之中,历经沧桑。

晚年,“眼看富贵若浮云,归种瓜田向村野”,诗人看透了世事的无常,选择回归田园生活,过着简朴而宁静的日子。最后,“行年五十把锄犁,道边莫问买臣妻”,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当下平静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以月为载体,贯穿了诗人从幼年到老年的生命历程,展现了他对人生不同阶段的体验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通过月光的变换,诗人不仅描绘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反映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作者介绍
叶兰

叶兰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柳池驿中作

二十二馀程鸟道,一千一百里江声。

江声听尽行未尽,西去出山犹七程。

(0)

续演雅十诗·其二

草食押不芦,虽死元不死。

未见涤肠人,先闻弃箦子。

(0)

清夜辞·其五

清都兮绛阙,五云深兮冥冥。

玉楼高兮珠殿寒,漠漠兮无声。

(0)

二月十二日过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马头岭,铸兵残灶。屈氏子孙出示先生遗像,谨题二首·其二

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

著述尚闻传大岭,丛残曾见落三吴。

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0)

除夕客桂岭

谁使诗狂堕桂林,鸣鞭袅雪一伤心。

自怜褦襶衣何薄,安有酴酥酒得斟。

真个飘蓬将欲老,何曾卤莽似如今。

黄刘不喜瑜蒙喜,须信甘宁有赏音。

(0)

题胡子山林檎坡

洞宾踢碎金葫芦,夜半姮娥下蕊珠。

但见满天尽角角,不知春去鬼揶揄。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