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诗狂堕桂林,鸣鞭袅雪一伤心。
自怜褦襶衣何薄,安有酴酥酒得斟。
真个飘蓬将欲老,何曾卤莽似如今。
黄刘不喜瑜蒙喜,须信甘宁有赏音。
谁使诗狂堕桂林,鸣鞭袅雪一伤心。
自怜褦襶衣何薄,安有酴酥酒得斟。
真个飘蓬将欲老,何曾卤莽似如今。
黄刘不喜瑜蒙喜,须信甘宁有赏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除夕之际,独自一人漫步于桂林山中,其心境复杂而又带有几分感伤。开篇“谁使诗狂堕桂林”一句,便设定了诗人此刻的心情状态,是一种被诗意所驱使,无奈之下踏入桂林的境地。此时,桂林山中的景致与诗人的心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鸣鞭袅雪一伤心”中,“鸣鞭”指的是马上的饰物,因寒冷而发声,而“袅雪”则是轻纱般的细雪,这两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哀愁之情。
接着,“自怜褦襶衣何薄,安有酴酥酒得斟”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悲悯,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渴望。这里的“褦襶衣”指的是单薄的衣服,而“酴酥酒”则是佳美的酒。诗人的自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露出一种无法如愿的心境。
“真个飘蓬将欲老,何曾卤莽似如今”一句,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未来的无奈感受。这里的“飘蓬”比喻漂泊不定,“卤莽”则是形容事物的混乱与迷茫,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最后,“黄刘不喜瑜蒙喜,须信甘宁有赏音”一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不同文学观点的看法。这里的“黄刘”指的是唐代的黄滔与刘禹锡,他们倡导的诗风为“新乐府”,强调诗歌内容的贴近现实生活,而“瑜蒙喜”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应当回归真实、寻找生命中的美好的坚信。
整首诗通过对桂林山中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剖析,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体验。诗人在除夕之际,对自己的命运有所反思,同时也对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一次流露,也是对文学理念的一种表达。
两曜孰鞭叱,盛时不我留。
欢变复乖阻,抚景怀百忧。
鱼书滞越蹻,桂楫淹吴洲。
夙负王贡约,今阻羊何俦。
无诸建国地,幔亭仙乐稠。
长波撼铁岭,急峡断金牛。
临眺信悦魄,思归倘凝眸。
华声蜚竹箭,健赋凌丹邱。
蹉跎各垂翅,霜雪渐盈头。
鹤唳关山夜,风高禾黍秋。
相忆不相见,倚柱发长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