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实人患,而我适坐之。
奇字或相叩,大半心然疑。
所愧来问意,赠尔惟不知。
比舍闻诵读,暇即相追随。
露坐当风轩,谈剧鲜所羁。
聚首岂不乐,安能无别离。
努力二三子,何患乎无师。
为师实人患,而我适坐之。
奇字或相叩,大半心然疑。
所愧来问意,赠尔惟不知。
比舍闻诵读,暇即相追随。
露坐当风轩,谈剧鲜所羁。
聚首岂不乐,安能无别离。
努力二三子,何患乎无师。
此诗《院斋纳凉杂成(其三)》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在院斋纳凉时与师友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首句“为师实人患,而我适坐之”,开篇便点明了与师长相处的不易,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有幸能够与师长共处一室,享受难得的时光。接着,“奇字或相叩,大半心然疑”两句,描述了在学习过程中,与师长探讨问题时的求知欲望和内心的疑惑,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精神。
“所愧来问意,赠尔惟不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来请教却未能完全理解的愧疚之情,以及对师长给予的礼物(可能是书籍或其他学习用品)的感激。这反映了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关系。
“比舍闻诵读,暇即相追随”则展现了诗人与同舍好友一起学习、交流的场景,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接下来,“露坐当风轩,谈剧鲜所羁”描绘了在露天凉爽的环境中畅谈,不受拘束的自由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轻松愉快学习环境的向往。
最后,“聚首岂不乐,安能无别离”表达了相聚虽乐,但终将分别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这句话,既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也预示了未来可能的离别,体现了对人生短暂相聚的深刻思考。
“努力二三子,何患乎无师”则是诗人对同窗好友的鼓励,希望他们共同努力,不必担心找不到良师益友。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师友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