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院斋纳凉杂成·其三》
《院斋纳凉杂成·其三》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为师实人患,而我适坐之。

奇字或相叩,大半心然疑。

所愧来问意,赠尔惟不知。

比舍闻诵读,暇即相追随。

露坐当风轩,谈剧鲜所羁。

聚首岂不乐,安能无别离。

努力二三子,何患乎无师。

(0)
鉴赏

此诗《院斋纳凉杂成(其三)》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在院斋纳凉时与师友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首句“为师实人患,而我适坐之”,开篇便点明了与师长相处的不易,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有幸能够与师长共处一室,享受难得的时光。接着,“奇字或相叩,大半心然疑”两句,描述了在学习过程中,与师长探讨问题时的求知欲望和内心的疑惑,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精神。

“所愧来问意,赠尔惟不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来请教却未能完全理解的愧疚之情,以及对师长给予的礼物(可能是书籍或其他学习用品)的感激。这反映了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关系。

“比舍闻诵读,暇即相追随”则展现了诗人与同舍好友一起学习、交流的场景,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接下来,“露坐当风轩,谈剧鲜所羁”描绘了在露天凉爽的环境中畅谈,不受拘束的自由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轻松愉快学习环境的向往。

最后,“聚首岂不乐,安能无别离”表达了相聚虽乐,但终将分别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这句话,既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也预示了未来可能的离别,体现了对人生短暂相聚的深刻思考。

“努力二三子,何患乎无师”则是诗人对同窗好友的鼓励,希望他们共同努力,不必担心找不到良师益友。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师友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谢陆梅涧曹靖庵见和拙稿

梅涧先赓三体句,靖庵又和五言诗。

不知二稿流传后,能续君诗更有谁。

(0)

句·其十一

天形包旧楚,水影动全吴。

(0)

潮月亭

角声吹送小单于,薄雾稀星乍有无。

坐看月从潮上出,水晶盘里夜明珠。

(0)

那霸泉·其一

昔年观地志,此水出牂牁。

断岸深无底,平流暗起波。

感恩来客少,射影短狐多。

未老诸蛮在,楼船空再过。

(0)

过龙平

数家深峡里,灯火似渔村。

客梦稀星外,虫声短草根。

发疏怜枕软,意倦觉灯昏。

待晓酤蛮酒,苍梧奠舜魂。

(0)

三公亭落成

北原乔木外,三将旧屯营。

草没金锤迹,山应玉管声。

路随关地迥,江背瘴天轻。

异日谁相继,来书第四名。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