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宾踢碎金葫芦,夜半姮娥下蕊珠。
但见满天尽角角,不知春去鬼揶揄。
洞宾踢碎金葫芦,夜半姮娥下蕊珠。
但见满天尽角角,不知春去鬼揶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理解。
"洞宾踢碎金葫芦"一句,用了神话中的洞宾(东海之神)踢碎金葫芦的壮观场景,来比喻春夜中星辰的闪耀。这里的“踢碎”形象生动,传达了一种力量与美丽并存的情景。
"夜半姮娥下蕊珠"则是借用了月亮女神——姮娥下凡撒落珍珠的意象,描述春夜中月光如玉珠般洒落,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柔和。诗人选取“夜半”这个时刻,更强化了月光的清冷与静谧。
"但见满天尽角角"一句,直接描绘了春夜星空的壮丽景象。“角角”二字生动地展现了繁星点点,如同无数尖锐的武器指向大地。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敬畏。
"不知春去鬼揶揄"则是在这样的夜空中,诗人感慨于春天悄然离去,却又无法知晓是哪位神灵在玩弄这个季节。这里的“鬼”字不仅指代了不可见的自然力量,也隐喻着春天消逝的无常和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夜空星辰、月光与春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思考。语言丰富、想象奇特,是一首充满了浪漫色彩和哲理思考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