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相别不须悲,楚调凄凉政尔为。
几曲清溪足相送,一天明月岂曾离。
上堂嘉庆多为问,缘道风光少赋诗。
更谢同袍二三子,夜来幽梦满春池。
暂时相别不须悲,楚调凄凉政尔为。
几曲清溪足相送,一天明月岂曾离。
上堂嘉庆多为问,缘道风光少赋诗。
更谢同袍二三子,夜来幽梦满春池。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次韵别林择之》。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
首联“暂时相别不须悲,楚调凄凉政尔为”,开篇即表达了对离别的淡然态度,认为短暂的分离无需过于悲伤,因为离别之音本就带有几分哀愁。这里巧妙地引用了楚辞中的哀怨情感,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颔联“几曲清溪足相送,一天明月岂曾离”,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场景。几曲蜿蜒的溪流仿佛在为友人送行,而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则见证了这一时刻,暗示着即使朋友远去,月光也会陪伴左右,寓意着友情的永恒。
颈联“上堂嘉庆多为问,缘道风光少赋诗”,转而关注了分别后的情景。诗人想象友人回到家中,家人会充满喜悦地询问旅途的情况;同时,也提醒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应珍惜沿途的风景,少一些赋诗的忧郁,更多地享受生活。
尾联“更谢同袍二三子,夜来幽梦满春池”,表达了对一同共事或学习的朋友的感激之情。诗人希望在未来的夜晚,能有美好的梦境与朋友们相聚在春水盈盈的池塘边,象征着友谊的深厚与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离别时的淡淡哀愁,又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梦醒芙蓉。
风檐近、挥疑佩玉丁东。
翠微流水,都是惜别行踪。
宋玉秋花相比瘦,赋情更苦似秋浓。
小黄昏,绀云暮合,不见征鸿。
宜城当时放客,认燕泥旧迹,返照楼空。
夜阑心事,灯外败壁哀蛩。
江寒夜枫怨落,怕流作题情肠断红。
行云远,料澹蛾人在,秋香月中。
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
幽情暗寄莲房。
弄雪调冰重会,临水暮追凉。
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
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榼。
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
分莲调郎。
又拈惹、花茸碧唾香。
波晕切、一盼秋光。
阆苑高寒。
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
翦秋一半,难破万户连环。
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
共无眠。
素娥惯得,西坠阑干。
谁知壶中自乐,正醉围夜玉,浅斗婵娟。
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
红牙润沾素手,听一曲清歌双雾鬟。
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
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
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
渺征槎、去乘阆风,占香上国幽心展。
□遗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骚畹。
一盼。
千金换。
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
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
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怨娥坠柳,离佩摇葓,霜讯南圃。
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
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把残云、胜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
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
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
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