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作一家春,故畹已禾黍。
黄香从何来,谁为东风主。
别作一家春,故畹已禾黍。
黄香从何来,谁为东风主。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小斋四花·蜡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独特情怀和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别作一家春,故畹已禾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个人理解与感受。在这里,“别作一家春”意味着诗人不愿意随波逐流地描述传统意义上的春天,而是要另辟蹊径,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而“故畹已禾黍”则描绘了一幅画面,是在这个独特的春天里,田间的禾稼已经成熟。
“黄香从何来,谁为东风主。” 这两句诗更深入地探讨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生长的力量。黄色的花香是蜡梅的特色,它在寒冷中绽放,这里诗人追问这种美丽的香气来自哪里,而“谁为东风主”则是在询问究竟是谁控制着春天到来的信号,以及那股引领万物复苏的力量。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界深刻理解,通过蜡梅这样的植物形象,展现了生命力与美丽的结合。
研朱点易已多年,洞底烟霞别有天。
千里漫来骑只鹤,一官归去领群仙。
药炉煖养烧丹火,茶灶晴分瀹茗泉。
安得尘襟都扫却,相从细读悟真篇。
老境忧患集,坐受衰病侵。
山林成独往,樽酒惟孤斟。
万事信已矣,灭迹栖苍岑。
对镜未免愁,寒云生岳阴。
斯时琼瑶赠,无以报兼金。
酬之病桐诗,叹息成永吟。
风霜入枯枝,蝼蚁穿病心。
艳艳上林树,已朽难寄林。
幽人识爨下,取作绿绮琴。
拂拭延妙声,泠泠朱丝绳。
淳风散已久,世伪多洼淫。
一弄清风还,三古尽可寻。
自然俯仰中,山水见高深。
同心齐取舍,何叹异古今。
永真遇□赏,江海有知音。
列子风回驭,林宗雨垫巾。
花明千嶂晚,云暖一山春。
炉灶聊随俗,簪裾未称贫。
壶公观中路,闻道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