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斋四花.蜡梅》
《小斋四花.蜡梅》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绝句

别作一家春,故畹已禾黍。

黄香从何来,谁为东风主。

(0)
注释
故畹:故:旧有的;畹:古代计算田地面积的单位,这里指自家的园子。
禾黍:泛指谷物和黍类,象征丰收或荒废的景象。
黄香:古人以黄香形容美好的香气,此处可能象征温馨的家庭气息。
东风:春风,代指大自然的季节变换,也暗示家庭的温暖与生机。
翻译
不要独自享受春天的美景,家中的园子已经长满了谷物和黍类。
那熟悉的香气从哪里飘来?谁又是春风的主宰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小斋四花·蜡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独特情怀和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别作一家春,故畹已禾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个人理解与感受。在这里,“别作一家春”意味着诗人不愿意随波逐流地描述传统意义上的春天,而是要另辟蹊径,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而“故畹已禾黍”则描绘了一幅画面,是在这个独特的春天里,田间的禾稼已经成熟。

“黄香从何来,谁为东风主。” 这两句诗更深入地探讨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生长的力量。黄色的花香是蜡梅的特色,它在寒冷中绽放,这里诗人追问这种美丽的香气来自哪里,而“谁为东风主”则是在询问究竟是谁控制着春天到来的信号,以及那股引领万物复苏的力量。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界深刻理解,通过蜡梅这样的植物形象,展现了生命力与美丽的结合。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送林道会归平阳

研朱点易已多年,洞底烟霞别有天。

千里漫来骑只鹤,一官归去领群仙。

药炉煖养烧丹火,茶灶晴分瀹茗泉。

安得尘襟都扫却,相从细读悟真篇。

(0)

句·其十三

人畏轩台久,春归雨泽多。

(0)

蒙蔡藏用惠古风一轴叹仰不足辄赋病桐书为谢戚深而词哀耳

老境忧患集,坐受衰病侵。

山林成独往,樽酒惟孤斟。

万事信已矣,灭迹栖苍岑。

对镜未免愁,寒云生岳阴。

斯时琼瑶赠,无以报兼金。

酬之病桐诗,叹息成永吟。

风霜入枯枝,蝼蚁穿病心。

艳艳上林树,已朽难寄林。

幽人识爨下,取作绿绮琴。

拂拭延妙声,泠泠朱丝绳。

淳风散已久,世伪多洼淫。

一弄清风还,三古尽可寻。

自然俯仰中,山水见高深。

同心齐取舍,何叹异古今。

永真遇□赏,江海有知音。

(0)

倚楼曲

天边皎月凝清光,圆缺不如人意长。

夜来常娥和月落,清晓镜里看新妆。

此情同生复同死,君似栏杆要堪倚。

楼高风送管弦声,肠断五陵年少子。

(0)

送杨道士归蔡州

列子风回驭,林宗雨垫巾。

花明千嶂晚,云暖一山春。

炉灶聊随俗,簪裾未称贫。

壶公观中路,闻道接天津。

(0)

赠状元先辈孙仅

病中何事忽开颜,记是诗称小状元。

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鹡鸰原。

青云随步登花塔,红雪飘衣醉杏园。

还有一条遗恨处,不教英俊在吾门。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