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
著述尚闻传大岭,丛残曾见落三吴。
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
著述尚闻传大岭,丛残曾见落三吴。
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怀念的诗作。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描述一次游历之旅中的所见所感,其中涉及到对历史遗迹的回忆、对英雄事迹的缅怀以及个人心境的抒发。
“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广袤西北边疆的荒凉景象,对过去历史上的壮举和遗迹产生了一种既有所感慨又带着期待的情怀。"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事迹和被历史尘封的英雄名字的感慨。
“著述尚闻传大岭,丛残曾见落三吴。” 这里,“大岭”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理标志,而“丛残”则暗示了过去繁华如今只剩下断垣残壁的情景。“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这两句中,“遗像”应该是指诗人所尊崇之人的画像或塑像,而“八区”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或象征性的表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记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时代状况的无奈和忧虑。
萝蔓纫岩竹翳闾,天然幻出隐人居。
客来欲问山中趣,挂壁丝桐插架书。
花最盛。西湖曾泛烟艇。
闹红深处小秦筝,断桥夜饮。
鸳鸯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惊醒。那时事、都倦省。
阑干来此闲凭。是谁分得半边云,恍疑昼锦。
想当飞燕皱裙时,舞盘微堕珠粉。
软波不剪素练净。碧盈盈、移下秋影。
醉里玉书难认。且脱巾露发,飘然乘兴。
一叶浮香天风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