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十二日过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马头岭,铸兵残灶。屈氏子孙出示先生遗像,谨题二首·其二》
《二月十二日过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马头岭,铸兵残灶。屈氏子孙出示先生遗像,谨题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黄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

著述尚闻传大岭,丛残曾见落三吴。

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0)
翻译
西北的经营似乎若有若无,荒凉原野草木期待着生机复苏。
世间事务难以向人言说,往往容易散失;名声虽有,却因僧侣而显得杂乱。
听说著作仍有在大岭间流传,残存的篇章曾在三吴之地飘落。
我深情地凭借他的遗像寄托祝福,因为他的精神永驻在八方区域。
注释
经营:指筹划、管理。
昭苏:形容事物由衰败转为繁荣。
佚:散失,流失。
芜:杂乱,荒废。
大岭:泛指高山或重要的山脉。
三吴:古代地区名,包括吴郡、吴兴、会稽。
遗像:去世者的画像或肖像。
八区:泛指各地,象征广泛传播。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怀念的诗作。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描述一次游历之旅中的所见所感,其中涉及到对历史遗迹的回忆、对英雄事迹的缅怀以及个人心境的抒发。

“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广袤西北边疆的荒凉景象,对过去历史上的壮举和遗迹产生了一种既有所感慨又带着期待的情怀。"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事迹和被历史尘封的英雄名字的感慨。

“著述尚闻传大岭,丛残曾见落三吴。” 这里,“大岭”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理标志,而“丛残”则暗示了过去繁华如今只剩下断垣残壁的情景。“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这两句中,“遗像”应该是指诗人所尊崇之人的画像或塑像,而“八区”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或象征性的表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记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时代状况的无奈和忧虑。

作者介绍

黄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海棠

杨妃睡未足,西子妆太华。

馀妖媚东君,化为枝上花。

娇羞沁红玉,袅娜揉春霞。

少陵恐添愁,不欲诗句誇。

(0)

题适安隐居

萝蔓纫岩竹翳闾,天然幻出隐人居。

客来欲问山中趣,挂壁丝桐插架书。

(0)

怀玉山人过越江

玉石纷纷叹混淆,君今怀璞在吟袍。

快帆闻指西陵去,识眼相逢价自高。

(0)

西河.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别本依上有史.元叟三字

花最盛。西湖曾泛烟艇。

闹红深处小秦筝,断桥夜饮。

鸳鸯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惊醒。那时事、都倦省。

阑干来此闲凭。是谁分得半边云,恍疑昼锦。

想当飞燕皱裙时,舞盘微堕珠粉。

软波不剪素练净。碧盈盈、移下秋影。

醉里玉书难认。且脱巾露发,飘然乘兴。

一叶浮香天风冷。

(0)

丑奴儿/采桑子.子母猿

山人去后知何处,风月清虚。来往无拘。

戏引儿孙乐有馀。悬崖挂树如相语,常守枯株。

久与人疏。闲了当年一卷书。

(0)

可惜荼蘼都过了,近来犹自有蔷薇。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