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台冷流尘黯,荒波夜深自语。
沧海量情,焦桐阅世,付与冰丝替诉。翠阴轻护。
引一缕秋心,傍帘欲度。
流响花阴,银塘惊起瘦鸳卧。喁喁恩怨尔汝。
自阳关唱后,顿换悽楚。
废苑啼乌,寒沙啄雁,绕指乱愁无数。香消罢鼓。
渐悟到无弦,閒情休赋。送尽飞鸿,青峰江上暮。
伯牙台冷流尘黯,荒波夜深自语。
沧海量情,焦桐阅世,付与冰丝替诉。翠阴轻护。
引一缕秋心,傍帘欲度。
流响花阴,银塘惊起瘦鸳卧。喁喁恩怨尔汝。
自阳关唱后,顿换悽楚。
废苑啼乌,寒沙啄雁,绕指乱愁无数。香消罢鼓。
渐悟到无弦,閒情休赋。送尽飞鸿,青峰江上暮。
这首《齐天乐·闻琴》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俞陛云所作,以“闻琴”为题,描绘了伯牙抚琴的场景及其引发的情感共鸣。
词中以“伯牙台冷流尘黯,荒波夜深自语”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仿佛伯牙的琴声在深夜的荒波中独自回响,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接下来,“沧海量情,焦桐阅世,付与冰丝替诉”,通过比喻手法,将琴声比作冰丝,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经历,生动地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表达。
“翠阴轻护。引一缕秋心,傍帘欲度。”进一步描绘了琴声如同秋日的轻风,轻轻拂过窗帘,触动人心。随后,“流响花阴,银塘惊起瘦鸳卧。喁喁恩怨尔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将琴声与生活中的情感联系起来,表现了琴声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如恩怨情仇,细腻入微。
“自阳关唱后,顿换悽楚。废苑啼乌,寒沙啄雁,绕指乱愁无数。”这里引用了“阳关三叠”的典故,表达了音乐能引发深刻情感变化的主题。接着,词人通过描绘废园中的乌鸦啼叫和寒沙中雁群的觅食,进一步渲染了愁绪弥漫的氛围,暗示了音乐能够触及人心深处的忧伤。
最后,“香消罢鼓。渐悟到无弦,閒情休赋。”意味着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其音符本身,更在于它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词人在此处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音乐所能带来的精神慰藉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伯牙抚琴场景的描绘,以及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深远影响和内在力量,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对音乐美学的独特见解。
龙吟兮九渊,鹤唳兮九天。
飞仙兮下寥阔,鹤可驭兮龙可鞭。
白云兮坌谷,飞泉兮鸣筑。
掇瑶草兮帝庭,搴琼林兮木末。
问老仙兮何为,珠庭宴兮悦怡。
启琼笈兮探道帙,盼灵童兮往授之。
粲仙李兮芳奕叶,主斯文兮千岁期。
维嵩岳兮峻极,繄甫申兮孕质。
彼圩顶兮尼丘,非毓圣兮何述。
伟兹山兮万仞,独载英兮一家。
下培塿兮何有,上帝阍兮可排。
龙奋髯兮翔骞,鹤整翮兮褊褼。
洒瓢滴兮泽苗槁,何蕙帐兮吾久淹。
环走层冈马脱鞿,两峰平地玉颀颀。
南临澥岛金鳌涌,东望丛祠白鹤飞。
日出市声朝雾散,云沈海气暮潮归。
居尘却立尘埃表,徙倚天风振客衣。
风毛随校腊,浩浩古原沙。
寒入弓声健,阴藏兔径赊。
马头迷玉勒,鹰背落梅花。
少壮心空在,悠然感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