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过东塔寺二十韵》
《晚过东塔寺二十韵》全文
清 / 王士禄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兰若萧梁古,风流想六朝。

化城围绿水,孤塔上青霄。

珠阁浮林影,金园绝市嚣。

依幡看刹近,缘响趁钟遥。

树偃时遮涧,途纡屡过桥。

到门苔滑滑,入寺竹翛翛。

古碣何年失,尘襟此际消。

皴痕回侧柏,暮色隐甘蕉。

长史遗坟在,诸天法界标。

跨波通石径,对砌敞松寮。

居士才还辩,头陀偈定超。

禅灯龙象黯,佛日鼓鱼销。

洗钵诚微尚,长斋况久要。

劫波巾拟解,屈眴服思邀。

便好从初地,相依结一瓢。

沧洲仍有役,白社欲无聊。

怖鸽栖将稳,樯乌待尚迢。

前期须岁月,客意向风飙。

支许应非忝,宗雷倘见招。

裴回未能去,仙梵晚萧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塔寺的幽静与古朴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首联“兰若萧梁古,风流想六朝”点明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六朝时期的风雅与繁华。颔联“化城围绿水,孤塔上青霄”则通过对比,描绘了寺庙被绿意环绕,而高耸的孤塔直插云霄的壮丽景象。

颈联“珠阁浮林影,金园绝市嚣”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仿佛是远离尘嚣的净土。尾联“依幡看刹近,缘响趁钟遥”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表现了寺庙的神秘与深邃。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与环境,如“树偃时遮涧,途纡屡过桥”,生动地展现了寺庙周边的山水之美。而“到门苔滑滑,入寺竹翛翛”则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寺庙的古旧与清幽。

尾段“古碣何年失,尘襟此际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内心的净化。最后,“沧洲仍有役,白社欲无聊”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塔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士禄
朝代:清

(1626—1673)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员外郎。以故下狱半年,后得昭雪。与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诗名,号为三王。作品冲和淡泊。诗集初有《表微堂诗刻》,后有《十笏草堂诗选》、《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闻词》。
猜你喜欢

题友琴堂

畴昔知音托久要,同声相和更同条。

嗟予无用头甘秃,顾子多材尾亦焦。

七尺身长形固美,两翁调古腹空枵。

何当共坐虚檐下,握手论心到月高。

(0)

城中一佳士赠所知

城中一佳士,借问不言谁。

解唱无声笛,能吟落韵诗。

三杯随分酒,一局不争棋。

到处无人识,唯应野老知。

(0)

游赏清乐四首·其一

乌帽翠云裘,行藏得自由。

月宵尤醒藉,天路更风流。

不作尘中梦,甘为世外游。

林泉堪纵目,势利懒回头。

(0)

秋日怀故人

十年湖海别,归兴晚嵯峨。

人远黄花瘦,秋深白发多。

乡关愁隔绝,岁月苦消磨。

对酒频相忆,凉蟾宵渡河。

(0)

春晚

春去欲何归,江南古路岐。

日长莺燕懒,花谢蝶蜂疑。

香径红应减,高峰翠益奇。

薰风琴调远,众绿上芳枝。

(0)

游赤松宫二首·其二

神仙遗旧宅,地迥绝纤尘。

丹井云封古,青山雨洗新。

桃香岩洞雨,芝老石田青。

近日来游者,多非避俗人。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