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偏角里足逍遥,小憩茅庐胜折腰。
十亩瓜田春树合,一湾萍水暮烟消。
亭如绿野堪供赋,地似桃源可避嚣。
不独于今成吏隐,也令千古让风标。
幽偏角里足逍遥,小憩茅庐胜折腰。
十亩瓜田春树合,一湾萍水暮烟消。
亭如绿野堪供赋,地似桃源可避嚣。
不独于今成吏隐,也令千古让风标。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幽偏角里足逍遥”,开篇即点出环境之幽静与诗人的自在心境。接着“小憩茅庐胜折腰”一句,以“小憩”与“折腰”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解脱。
“十亩瓜田春树合,一湾萍水暮烟消”两句,通过“十亩瓜田”的广阔与“一湾萍水”的细腻,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样性和季节变换的美感。春日瓜田与傍晚水面的景象,构成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面。
“亭如绿野堪供赋,地似桃源可避嚣”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绿野亭台,仿佛是远离尘嚣的桃源仙境,为诗人提供了创作与心灵栖息的空间。
最后,“不独于今成吏隐,也令千古让风标”两句,不仅赞美了沈大夫(此处指沈大夫可能代表的某种理想人格或身份)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敬仰与追求。这不仅是对沈大夫的颂扬,也是对自己乃至后世的一种期许,希望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一片净土,保持高洁的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和谐、宁静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推崇。
春潭滉漾接隋宫,宫阙连延潭水东。
蘋苔嫩色涵波绿,桃李新花照底红。
垂菱布藻如妆镜,丽日晴天相照映。
素影沈沈对蝶飞,金沙砾砾窥鱼泳。
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
拾翠总来芳树下,踏青争绕绿潭边。
公子王孙恣游玩,沙阳水曲情无厌。
禽浮似挹羽觞杯,鳞跃疑投水心剑。
金鞍玉勒骋轻肥,落絮红尘拥路飞。
绿水残霞催席散,画楼初月待人归。
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蚕作。
采桑淇洧间,还戏上宫阁。
早蒲时结阴,晚篁初解箨。
蔼蔼雾满闺,融融景盈幕。
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
是节最暄妍,佳服又新烁。
绵叹对迥途,扬歌弄场藿。
抽琴试抒思,荐佩果成托。
承君郢中美,服义久心诺。
卫风古愉艳,郑俗旧浮薄。
灵愿悲渡湘,宓赋笑瀍洛。
盛明难重来,渊意为谁涸。
君其且调弦,桂酒妾行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