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荅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其二》
《寄荅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

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

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

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

(0)
翻译
南方疆域少经百战洗礼,北方大地却常有长途征战。
何从事闲暇时光被白白消磨,可怜苏子卿(苏武)遭受流放之苦。
在江边楼上联吟关于雪的诗句,到野外寺庙中观看春日耕作。
门外是沧浪之水,风雨交加,波涛声中夹杂着雨声。
注释
南州:南方地区。
无百战:很少发生大规模战争。
北地:北方地区。
长征:长时间远距离的行军或作战。
闲杀:极度空闲,无所事事。
何从事:指何逊,南朝诗人,这里泛指文人。
伤哉:可悲啊。
苏子卿:即苏武,西汉时期出使匈奴被扣留,历经艰辛。
江楼:江边的楼阁。
联雪句:一起吟咏有关雪的诗句。
野寺:乡村的寺庙。
春耕:春天的农耕活动。
门外:室外,此指居所外。
沧浪水:泛指清澈的水流,也可特指某河流。
风波:风浪,比喻乱世或纷争。
雨声:下雨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荅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其二)》。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怀念之情。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开篇两句,诗人以南北之分为切入点,指出南方较为平静,而北方经历过长期的征战,这样的对比设置了全诗的沉思氛围。

接下来的“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无用武之悲哀。这里的“苏子卿”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不幸被战争所害的英雄人物,或是一个虚构的典故,用以寄托个人情感。

“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江边的楼阁上下着白雪,与远处山寺春耕的画面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

“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末尾两句则转向对家国的关怀。诗人站在家门之外,聆听着激流澎湃的声音和风雨交加的响动,这些自然现象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的忧虑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的叠加,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情绪和对外界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古锦裾六韵

濯水经何日,随风故有人。

绿衣犹偪画,丹顶尚迷真。

暗澹云沈古,青苍藓剥新。

映襟知惹泪,侵鞯想萦尘。

掣曳无由睹,流传久自珍。

武威应认得,牵挽几当春。

(0)

登途怀友人

日落野原秀,雨馀云物闲。

清时正愁绝,高处正跻攀。

京洛遥天外,江河战鼓间。

孤怀欲谁寄,应望塞鸿还。

(0)

夏夜有寄

月上簟如水,轩高帘在钩。

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

偶得清宵兴,方知白日愁。

所思何处远,斜汉欲低流。

(0)

坤维军前寄江南弟兄

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

关月几时乾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

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

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洲。

(0)

岐下寓居见槐花落因寄从事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

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

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

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0)

关东献兵部刘员外

昨夜星辰动,仙郎近汉关。

玳筵吟雪罢,锦帐押春还。

已到青云上,应栖绛圃间。

临邛有词赋,一为奏天颜。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