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
关月几时乾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
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
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洲。
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
关月几时乾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
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
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剑山秋天征战的场景,心中牵挂着家乡。开篇“二年征战剑山秋”即设定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也隐含了战争的长久和艰辛。接下来的“家在松江白浪头”则是对远方家园的怀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松江、白浪,传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中间两句“关月几时乾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表露了作者在边塞生活中的孤独和思念。月亮下,作者流下客旅途中的泪水,而军营里的烟火则是他乡愁的象征。
“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两句表达了对未来解放之日的渴望以及对于战事结束无期的忧虑。辽堞即边塞的城堡,其解放指的是战争的结束,而燕台则是古代京都长安的别称,酬在这里意味着报答或回归。诗人通过对比边塞与京城,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结尾“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洲”则是诗人对于南飞大雁的羡慕,以及面对恶劣天气中行军所体验到的艰辛。这里的大雁象征着自由和归乡,而“满天风雨到汀洲”则描绘了行军中的困顿。
整首诗通过战争与和平、离别与思念的对比,展现了一位边塞士兵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