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梅送廖子谟·其二》
《题梅送廖子谟·其二》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行折赠一枝梅,想见家林次第开。

解绂何时共归去,岁寒花底共衔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梅送廖子谟(其二)》。诗中以梅花为载体,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送行折赠一枝梅”,描绘了诗人亲自采摘一枝梅花赠予即将远行的朋友,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朋友的关怀与祝福,也暗含着离别的不舍之情。梅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格象征,此处用以寄托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与期许。

次句“想见家林次第开”,诗人想象着朋友离开后,家中花园里的梅花将依次绽放,这既是对朋友未来生活美好景象的预祝,也是对友情长久延续的美好祝愿。梅花的开放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朋友的生活将充满美好。

第三句“解绂何时共归去”,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共同解除官职束缚,回归自然,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里的“绂”指官服上的玉带,象征官职。诗人通过这一愿望,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岁寒花底共衔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寒冷的冬日里,于梅花树下举杯畅饮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庆祝,也是对共同经历岁月变迁、共享人生乐趣的渴望。梅花在岁末年初开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借此表达出与朋友共度艰难时刻、共享欢乐时光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离别、思念、友情、归隐等多重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送云君

五侯老宾客,汝亦汉君卿。

此去京华道,应高游侠名。

关城穿夏口,朔塞出宣平。

为谒吴开府,将予企望情。

(0)

一枝先藕白,两角复菱红。

剥雪春葱冷,含冰玉齿融。

花光长在镜,蔓影亦浮空。

日夕晶盘满,寒泉浸灌中。

(0)

蟹·其二

凤尾多鱼醢,烝雏并上盘。

闺人馂夕膳,稚子佐朝餐。

冬食宜鲜羽,春煎贵玉兰。

蟹黄随月满,下酒有馀欢。

(0)

寿季母唐夫人

作令罗浮下,而夫鲍靓贤。

留丹与妻子,食作地行仙。

蛱蝶麻姑物,梅花玉女泉。

凤雏能孝养,文采更翩翩。

(0)

过献孟池亭采菊作·其三

开透疑无蕊,花头色更黄。

食须寻细朵,簪莫坠寒香。

恶湿常依日,宜寒必待霜。

凄清当岁暮,不忍说孤芳。

(0)

寿两广制府吴公·其三

台门枕岳庭,襟带尽沧溟。

北斗斟元气,南郊礼寿星。

神明归化育,文武得仪刑。

作诵多髦士,纷葩勒翠屏。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