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
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
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
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
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
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
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描述了春天里初开不久便凋零的槐花,覆盖在庭院的草地上,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馨。诗中的“只共蝉催双鬓老”透露出一种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情感,而“可知人已十年忙”则表达了对时间飞逝和个人经历的深刻感悟。
诗人的心境是宁静而淡然,他提到“晓窗须为吟秋兴”,可能是在清晨的窗前,借着秋天的气氛吟诵诗歌,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夜枕应教梦帝乡”则是说在夜晚时分,枕着手肘而入睡,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古代帝王的都城,这或许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两句“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则是说在蜀地(今四川一带),马卿(古代蜀王)纵观狩猎的情景,诗人却宁愿把这些平淡的生活琐事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视和内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