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纪与德远,忠志贯金石。
量隘而才疏,焉能剪强敌。
忠简差练事,其气已萧索。
等彼王与谢,雍容参揆席。
矫首眺大河,苍苍七陵色。
安得刘寄奴,纯心为宗国。
伯纪与德远,忠志贯金石。
量隘而才疏,焉能剪强敌。
忠简差练事,其气已萧索。
等彼王与谢,雍容参揆席。
矫首眺大河,苍苍七陵色。
安得刘寄奴,纯心为宗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题阙》之八十九。诗中以“伯纪与德远”、“忠简”等人物开篇,赞扬了他们忠诚和坚定的意志,如同金石一般不可动摇。然而,诗人接着指出,这些人物的胸襟狭窄,才能有限,难以战胜强大的敌人。随后,诗人转向对“忠简”的描述,虽然他处理事务较为熟练,但其气度已经显得有些萧索。
接下来,诗人将这些人物与“王与谢”家族进行对比,后者在政治舞台上雍容华贵,参与国家大事。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那些在政治舞台上活跃、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向往。诗人抬头眺望黄河,远处苍茫的山陵映入眼帘,这景象似乎激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思。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安得刘寄奴,纯心为宗国。”这里引用了历史上的英雄刘裕(字寄奴),表达了诗人希望有这样一位真心为国家效力的英雄出现,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直接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智慧、英雄主义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