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坞人烟外,萧萧松雪翻。
老农今日事,古色数家村。
鹅鸭通前浦,豺狼到小园。
何须不来往,邻里数相存。
双坞人烟外,萧萧松雪翻。
老农今日事,古色数家村。
鹅鸭通前浦,豺狼到小园。
何须不来往,邻里数相存。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句“双坞人烟外”,点明了地点,远离尘嚣,隐于自然之中。接着“萧萧松雪翻”一句,通过松树和雪花的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老农今日事,古色数家村”两句,将视线转向了乡村生活,展现了农人的劳作场景和村落的古老风貌,充满了生活气息。
“鹅鸭通前浦,豺狼到小园”两句,对比鲜明,鹅鸭在水边自由自在,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而“豺狼到小园”则暗示了外界的威胁,但并未破坏整体的和谐氛围,反而增加了生活的丰富性。最后,“何须不来往,邻里数相存”表达了对社区紧密联系的赞美,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邻里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环境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人生各有适,一受不可更。
违巳欲徇世,忧患常相婴。
三军护汉将,九鼎调苍生。
功名岂不美,强之辄无成。
朝昏忘寝食,俯仰劳心形。
何如从所好,足以安馀龄。
予也一丘壑,野性真难名。
力懦谢提剑,才拙惭穷经。
疏放已成僻,纷华谁与争。
惊鹿便草丰,白鸥愿江清。
不堪行作吏,万累方营营。
夜虑多俗梦,晓枕无馀酲。
拄颊西山语,适意千里羹。
尘土走岁月,秋光浮宦情。
欲语个中趣,知音耿晨星。
世途古今险,方寸风涛惊。
封侯有骨相,使鬼须铜腥。
誓收此身去,田园事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