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谪劳君两度行,复将文字试平衡。
干时岂为斗升禄,闻道应忘宠辱惊。
未了新书谁与读,重留佳句不胜情。
决科事毕知君喜,俗学消磨意自清。
远谪劳君两度行,复将文字试平衡。
干时岂为斗升禄,闻道应忘宠辱惊。
未了新书谁与读,重留佳句不胜情。
决科事毕知君喜,俗学消磨意自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王适留别》。诗人以朋友远谪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鼓励。首句“远谪劳君两度行”描绘了友人因贬谪而奔波的艰辛,诗人对此深感忧虑。第二句“复将文字试平衡”则暗示友人以文学为寄托,试图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平衡。
“干时岂为斗升禄”表明诗人认为友人并非只为微薄的俸禄而忙碌,更看重的是实现自己的抱负。“闻道应忘宠辱惊”进一步强调了友人淡泊名利的品格,即使面对荣辱变迁也能坦然处之。
“未了新书谁与读”流露出对友人学术成就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无人能理解其新著的遗憾。“重留佳句不胜情”则是对友人留下深情诗句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决科事毕知君喜,俗学消磨意自清”祝愿友人在科举考试结束后能获得喜悦,同时希望他能在世俗学问的消磨中保持高洁的品性,心境清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慰藉,也是对友人人格操守的赞美,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认同。
青山一径连花竹,瑶宫琼馆依林麓。
昔云兄弟九仙人,跨鲤成仙岩下宿。
仙人一去竟不来,落叶行迹空苍苔。
石窗无人白云冷,药炉有火芙蓉开。
春林不辨武陵处,阴崖尚忆瑶池路。
仙乐时闻太乙宫,翠禽声起勾陈树。
鸦浴池边日未斜,洞门流水秦人家。
湖光占处知残雨,山色晴中见落花。
朝来送君即倾盖,暮离筵与群仙会。
仙人吹笙期子来,碧桃花下应相待。
上之回,自回中。陇山晴,秋云空。上之回,自终南。
罢期门,调云骖。上之回,自岱宫。带三观,盘六龙。
上之回,自汾河。泛楼船,横棹歌。上之回,自灊岳。
射赤蛟,导神雀。上之回,自大宛。驾龙驹,飞凤幰。
居九重,垂衣裳。一人端拱,千祀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