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枯连夏火,洗濯待秋霖。
都邑沟渠净,郊原黍豆深。
流膏侵地轴,晴意动风琴。
谁似臣居易,先成喜雨箴。
焦枯连夏火,洗濯待秋霖。
都邑沟渠净,郊原黍豆深。
流膏侵地轴,晴意动风琴。
谁似臣居易,先成喜雨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朱光庭司谏喜雨》,诗人以夏日干旱、焦枯为背景,描绘了对秋雨期盼的心情。"焦枯连夏火"形象地刻画了夏季酷暑和干旱的景象,而"洗濯待秋霖"则表达了对甘霖降临的热切期待。接下来的两句写雨后城市沟渠清洁,乡村田野里的黍豆生长茂盛,展现了雨后的生机与活力。
"流膏侵地轴"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雨水滋润大地如同油脂般流淌,"晴意动风琴"则以风琴比喻雨后清新的空气,仿佛能触动人心弦。最后,诗人自比为唐代诗人白居易,表达了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并以"喜雨箴"作结,寓意这场雨不仅是自然的恩赐,也是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生动,通过描绘雨前雨后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好雨的赞美之情。
东方有神鸟,高栖紫霞山。
赤云生羽仪,列缺飞双翰。
据身蟠桃枝,长鸣开天关。
青都闪玉枢,白日照幽玄。
帝怒振威谴,摧落头上冠。
堕地馀仙姿,化为百花观。
繁曲何逶迤,茂彩亦蟺蜒。
峭叶滋碧辉,墨粟含珠丹。
轩发若扬音,蹶扑迅冲栏。
窈窕信幽遐,翩翻诚足欢。
岁暮历凛秋,霜华浣其颜。
愧与卉草伍,岂惟松柏坚。
金谷乞嘉灵,梅庭荐高贤。
左右娱乐意,图书生清妍。
无为长毛质,飞去终难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