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莲》
《白莲》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似云如月画图难,似立如行意象宽。

太华峰头天欲晓,魏王池上日初残。

超超韵出千花外,浩浩香来六月寒。

正用一夔当大夏,可须浮艳满春阑。

(0)
翻译
这景象难以用画描绘,像云像月般朦胧而开阔。
在华山之巅,黎明即将破晓,魏王府池塘边,太阳刚刚西斜。
韵律超凡,超越了千朵花的芬芳,即使在六月的寒意中也能闻到浓郁的香气。
如同仅用一只夔(古代传说中的独脚神兽)就能撑起整个夏天,何必再追求春天的浮华绚烂。
注释
似云如月:比喻景象的朦胧和优美。
太华峰头:指华山的山顶。
魏王池上: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的府邸中的池塘。
超超韵出:形容韵律非常出色。
正用一夔:比喻用少数杰出人才就能支撑大局。
春阑: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白莲》,通过对白莲的描绘,展现了其如同云月般的清新脱俗和超凡韵味。首句"似云如月画图难"形象地刻画了白莲的洁白与神秘,仿佛是难以描摹的画卷。接下来的"似立如行意象宽"则写出莲花的姿态,既有独立挺拔之姿,又有动态的美感,意境开阔。

"太华峰头天欲晓,魏王池上日初残"两句,将白莲置于山水之间,以日出日落的自然景象烘托其清雅,暗示着白莲的出尘气质。"超超韵出千花外,浩浩香来六月寒"进一步赞美了白莲的高洁韵致和冷艳清香,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带来清凉之感。

最后两句"正用一夔当大夏,可须浮艳满春阑"表达了诗人对白莲的高度评价,认为它具有独特魅力,足以担当夏日的主角,无需与世俗的繁花争艳,春末的阑珊时节更显其价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项安世对白莲的深情赞美和对其品格的赞赏。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戊子元日丹阳道中二首·其二

轧轧箯舆猎晓霜,孤征无复共椒觞。

浮生物物身为累,垂老年年节是常。

稍听村田喧鼓笛,遥怜儿女欠衣裳。

于潜西上王干路,苦忆茅柴白酒香。

(0)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其六

今日都无病,重阳酒满樽。

浅斟聊慰意,高枕恐消魂。

杜老萸难得,陶家菊尚存。

邻人送糕果,遥忆小儿孙。

(0)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其十

今日都无病,閒将往事思。

不为一己计,宁受百人欺。

老钝文章拙,温恭礼数卑。

临风一杯酒,此意未全衰。

(0)

秋思七言八首·其五

郎官己未老秋崖,丞相庚申老讷斋。

己亥□螭竹坡老,吾乡三老挂予怀。

(0)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十

青溪元是歙东乡,吾祖于时肯宝黄。

避地江南结庐处,同时邻舍有严光。

(0)

次韵康庆之催借所著及谢见过·其一

闻道公家所著书,担囊荷箧喘肩夫。

定应未肯轻传借,良贾深藏有若无。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