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夏月夜怀陈西安》
《仲夏月夜怀陈西安》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长怅浮云点太清,祇今何许问天晴。

浑怜短夜相催下,不放孤光自在明。

幸与高楼通远览,未劳残烛更前行。

此心对酒萧条在,咄咄置之聊自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xiàyuè怀huáichén西ān
sòng / máopāng

chángchàngyúndiǎntàiqīngzhījīnwèntiānqíng

húnliánduǎnxiāngcuīxiàfàngguāngzàimíng

xìnggāolóutōngyuǎnlǎnwèiláocánzhúgèngqiánxíng

xīnduìjiǔxiāotiáozàiduōduōzhìzhīliáoqīng

注释
长怅:长久的惆怅。
浮云:天空中的云彩。
祇今:现在。
浑怜:深深怜惜。
短夜:短暂的夜晚。
孤光:孤独的月光。
高楼:高耸的建筑。
残烛:即将燃尽的蜡烛。
萧条:寂寞、冷清。
咄咄:形容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
聊自倾:姑且自我安慰。
翻译
长久以来,我望着天空中飘荡的浮云,心中疑惑,如今何时才能问个天晴。
我怜惜这短暂的夜晚匆匆降临,不肯让孤独的月光独自明亮。
幸好我能与高楼上的人们一同远眺,无需再提着蜡烛艰难前行。
此刻,我借酒浇愁,心情落寞,只能自我安慰一番。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仲夏月夜怀陈西安》。诗中表达了诗人在一个仲夏之夜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长怅浮云点太清,祇今何许问天晴。" 这两句通过描绘清澈的云和蓝天,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与对未来天气的询问,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宁静。

"浑怜短夜相催下,不放孤光自在明。" 这两句写出了夏夜短暂而又匆忙,月亮则独自照耀着,显露了诗人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幸与高楼通远览,未劳残烛更前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与远方景色相连,心中虽有所思,但仍未感到疲惫,准备继续往前走,看似表面上的悠然自得,实则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此心对酒萧条在,咄咄置之聊自倾。" 最后两句透露了诗人将自己的忧愁暂时抛在一边,与酒为伴,自我放纵地沉浸于那份萧瑟的孤独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撷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和深厚的情谊。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三烈魂操·其一

彼绡者衣兮,水之不能濡,美人之血红如荼兮。

彼衣者绡兮,火之不能爇,美人之心皎如雪兮。

毋留我绡兮,吾魂与之而东飘兮。

毋留我衣兮,吾魂与之而西飞兮。

噫嘻烈兮,不自言之,而谁之知兮。

(0)

西蜀费锡璜数枉书来自称私淑弟子赋以答之·其二

古诗源向汉京寻,十九情同三百深。

唱叹泠然清庙瑟,朱弦疏越有遗音。

(0)

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其四

名因锡鬯起词场,未出梅关人已香。

遂使三闾长有后,美人香草满禺阳。

(0)

韶阳吊古·其一

战血依稀带雨新,黄昏白上尽青燐。

将军间道无奇策,一败韶阳误汉人。

(0)

辽东曲·其二

悽惶岭外即辽西,双角山连紫翠低。

一代金汤山海在,无人关口更封泥。

(0)

越台新柳·其五

流乱轻丝不自持,依依最是嫩条时。

春来几日犹无力,叶叶吹开未作眉。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