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归。
道吴山越水,无非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
莫是秋来,未能忘耳,心与孤云相伴飞。
愁无奈,但北窗寄傲,南涧题诗。人生万事成痴。
算世上久无公是非。
恨云台突兀,无君子者,雪堂寥落,有美人兮。
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阳山县,是昌黎误汝,汝误昌黎。
问讯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归。
道吴山越水,无非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
莫是秋来,未能忘耳,心与孤云相伴飞。
愁无奈,但北窗寄傲,南涧题诗。人生万事成痴。
算世上久无公是非。
恨云台突兀,无君子者,雪堂寥落,有美人兮。
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阳山县,是昌黎误汝,汝误昌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所创作的《沁园春·其四·寄孙竹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孙竹湖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问讯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归。" 这几句通过询问竹湖的情况,表现出对朋友的牵挂和期待他的回归。
"道吴山越水,无非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 描述了诗人游历吴山越水之间,感受到美好的自然景色,但又感到行踪不定,没有停留的地方,这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和生活状态。
"莫是秋来,未能忘耳,心与孤云相伴飞。" 这里表达了秋天到来时的愁绪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感,仿佛自己的心随着云彩在空中飘荡。
"愁无奈,但北窗寄傲,南涧题诗。人生万事成痴。算世上久无公是非。" 诗人通过写诗来抒发胸中的愁绪和不平,感慨于人生诸多琐屑,无从评判的是非。
"恨云台突兀,無君子者,雪堂寥落,有美人兮。" 这几句描写了对“云台”的怀念,但缺少君子的陪伴,只有空旷的雪堂和那位美丽的人儿,增添了一丝孤独与哀愁。
"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阳山县,是昌黎误汝,汝误昌黎。" 最后几句以细雨中的梧桐、轻纱的云雾、河汉间的钟声和山林中的无尽哀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阳山县则是对错误的指责,反映了人事变迁,不可预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琐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