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昨日到,野棠连夜开。
啼鹃背山去,流莺度水来。
草长留款步,花残劝馀杯。
于焉早复暮,行坐摘青梅。
山人昨日到,野棠连夜开。
啼鹃背山去,流莺度水来。
草长留款步,花残劝馀杯。
于焉早复暮,行坐摘青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首句“山人昨日到”简洁明了,表明山人在前一天来到了这个地方。紧接着,“野棠连夜开”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即使在夜晚,野生的棠梨花也不停地绽放着它的美丽。
下两句“啼鹃背山去,流莺度水来”通过对鸟儿的动态描写,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生灵活跃的景象。啼鹃背向山巅飞去,流莺则是沿着河流前行,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也反映出大自然中生命力强的动感。
“草长留款步,花残劝馀杯”则转入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随着春天的脚步,野草渐长,足以让行人驻足而立,而那些即将凋谢的花朵,也似乎在提醒诗人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多饮几杯留恋不舍。
最后两句“于焉早复暮,行坐摘青梅”是对山人一日生活的描绘。无论是在晨光中还是傍晚时分,山人都在自然之中穿行坐卧,他甚至会停下脚步去采摘那尚未成熟的青色梅子。这不仅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情趣。
整首诗通过山人的活动,将春天的生机和诗人的淡泊情怀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生活简单乐趣的珍视。
命驾星郎独感时,兴随孤月到云涯。
当天飞镜空撩恨,永夜明楼谩搅诗。
后阁深藏桃叶女,前驱须趁菊花期。
与君更卜东邻醉,放盏车轮又北驰。
短短青蒲浅浅沙,春风不隔水仙家。
一枝未报江南信,旋琢湖冰看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