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悲翁》
《思悲翁》全文
元 / 刘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弱龄轻日月,迈景想神仙。

顾往谅无及,待来徒自怜。

黄金弃砂砾,劬心鍊丹铅。

凿石不得水,沉剑徒窥渊。

流光不我与,白发盈华颠。

杖策出门去,十步九不前。

归来对妻子,尘灶午未烟。

干时乏计策,退耕无园田。

霜蒲怨青松,逝矢恨惊弦。

巳矣复何道,吞声赴黄泉。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思悲翁》,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年老时的无奈与哀愁。首句“弱龄轻日月”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自信与不羁,视日月为寻常。然而,“迈景想神仙”又反映出他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顾往谅无及,待来徒自怜”感慨时光荏苒,过去的岁月无法追回,未来的希望也只是自我怜悯。诗人以“黄金弃砂砾,劬心鍊丹铅”比喻自己曾试图通过炼丹寻求不朽,但最终如同抛弃了珍贵的黄金,只留下辛苦。

“凿石不得水,沉剑徒窥渊”进一步表达了追求理想而不得的失落,像是在坚硬的石头中寻找水源或在深渊中寻找失落的剑,皆是徒劳无功。诗人感叹“流光不我与”,时光无情地流逝,使他头发斑白,步履蹒跚。

“杖策出门去,十步九不前”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年老力衰,行动迟缓,甚至犹豫不决。回到家中,面对“尘灶午未烟”的冷清景象,更显孤独。他感叹“干时乏计策,退耕无园田”,在动荡的时代里,没有谋略,连退隐的田园也无处可寻。

最后两句“霜蒲怨青松,逝矢恨惊弦”借物抒怀,表达对世事变迁的哀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深感无路可走,只能“吞声赴黄泉”,带着无尽的悲伤和遗憾走向生命的终点。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从青春理想到老年无奈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
朝代:元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生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猜你喜欢

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其二

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

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

(0)

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其二

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

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

交从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

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八十南高峰

岌岌穿南斗,层层瞰下方。

揭为湖海镇,半夜挂朝阳。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十七辟支塔

崔嵬辟支塔,舒卷半腰云。

知是藏真骨,灵光玉色纷。

(0)

阮师旦希圣彻垣开轩而东湖仙亭射的诸山如在掌上予为之名曰新轩盖取景物变态新新无穷之义赋十绝句·其五

湖外青山案几横,卷帘幽坐少逢迎。

一钩香饵看鱼上,万顷金波待月生。

(0)

置酒思禹亭呈主公龙图

小亭危瞰二峰尖,禹迹千年气象炎。

浪溅日华金沸鼎,云收山色镜开奁。

持杯选胜吟谁敌,与客忘形德愈谦。

浅量为公甘醉倒,扶头准拟病厌厌。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