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年长日连番雨,萧萧变成秋影。
鹊虑巢倾,蝶怜粉湿,不止为花愁损。西风更紧。
望荒碛沙沉,远山烟暝。
何必江深,开轩丛竹翠云冷。
闲门正少客过,况泥洳辙阻,谁寻幽径。
永忆江湖,惯淹岁月,听雨听风难准。前宵梦醒。
俨篷背声繁,船唇柝警。独泛潇湘,筱烟栖客艇。
如年长日连番雨,萧萧变成秋影。
鹊虑巢倾,蝶怜粉湿,不止为花愁损。西风更紧。
望荒碛沙沉,远山烟暝。
何必江深,开轩丛竹翠云冷。
闲门正少客过,况泥洳辙阻,谁寻幽径。
永忆江湖,惯淹岁月,听雨听风难准。前宵梦醒。
俨篷背声繁,船唇柝警。独泛潇湘,筱烟栖客艇。
这首《齐天乐·小对竹轩坐雨》描绘了作者在竹轩中静坐,面对连续阴雨的景象,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词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与个人心境的微妙联系。
首先,词人通过“如年长日连番雨”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频繁的雨水联系起来,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阴郁。接着,“萧萧变成秋影”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氛围,雨声与秋叶的萧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意境。
“鹊虑巢倾,蝶怜粉湿”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鸟儿和蝴蝶以人类的情感,它们因担心巢穴被破坏和翅膀沾湿而忧虑,不仅是为了花朵,更是为了生存环境的担忧,这种扩展的视角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西风更紧”点明了风力的增强,与之前的雨形成呼应,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接下来的“荒碛沙沉,远山烟暝”描绘了一幅辽阔而模糊的画面,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广阔而孤独的感觉。
“何必江深,开轩丛竹翠云冷”则转向对竹林的描写,尽管环境恶劣,但竹子依然保持着其坚韧的生命力,翠绿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新,给人以慰藉。然而,词人紧接着表达了对访客稀少的感慨,“闲门正少客过”,这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
最后,“况泥洳辙阻,谁寻幽径”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不便,泥泞的道路和积水使得前往竹轩的路径变得困难,似乎连友情的探访也被阻隔。词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以及对人情冷暖的体悟,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作品。
沧浪渡头柳花发,断续因风飞不绝。
摇烟拂水积翠间,缀雪含霜谁忍攀。
夹岸纷纷送君去,鸣棹孤寻到何处。
移家深入桂水源,种柳新成花更繁。
定知别后消散尽,却忆今朝伤旅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