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此诗描绘了一副淡雅的春日风光,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触勾勒出湘江曲折与古城相依的情景。"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水流蜿蜒、城郭环抱的画面,其中“缭绕”一词尤为传神,既形容了水流的柔和,又暗示了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
接着,“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进一步描写了湖光山色之美。诗人巧妙地运用“转”字,表达了岸边曲折的特点,而“合”字则寓意于千家共赏的景象;“镜空”更是借自然景物形容水面的平静清澈,如同一面未被打扰的明镜。
在此基础上,诗人转向内心体验,“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这里“无事”并非指闲散无为,而是指心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所获得的心灵释放与自我超越。"忘羁束"意指摆脱世俗的羁绊,而"悠悠落照中"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光阴的变化,诗人似乎已经融入到了自然之中,与宇宙之灵魂相通。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花开真约黄昏后,风露中庭月上初。
万里凉秋愁绝塞,十分奇夜慰幽居。
灵芸美盼灯犹却,飞燕容光昼不如。
道服寒香太清绝,不辞久立向阶除。
事急易受言,豁达称高皇。
承平骨肉际,何益百子房。
愁哉李邺侯,宠荣无比方。
联辔复对榻,莫救建宁王。
苦诵台瓜词,中夜起彷徨。
华茵伏缄毡,刻骨神惨伤。
隐忍复隐忍,众情安可量。
进退有大节,龙蛇寓行藏。
一朝决然去,冥鸿天际翔。
飘零秦地无归客,走马看花红一色。
十里锦霞烧碧天,如迎如却似飞仙。
近看不及远看好,开满不及开半巧。
凡花大抵尽当然,而杏尤宜如是观。
樱桃正绽香盈蒂,欲开不开见花态。
春风得意正佳时,迟来五日看残枝。
下马独吟真解语,茗赏酒赏总无取。
我闻今日曲江边,一枝不见惟寒烟。
繁华一旦生荆棘,即如才士遭沦没。
可怜如许杏花林,不照簪裾照野人。
安知我在盛唐日,綵笔不占杏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