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
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
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
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
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
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逃离都市喧嚣、寻求自然田园生活的心境。开篇“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中无法找到片刻宁静的感受,于是选择了走出城市,到郊外去漫步。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写出了田园景象,雨后的土地变得湿润而肥沃,诗人心中涌现出对于农村生活、对于劳动和收获的怀念。这里的“桑耕”暗示了对传统农业生活方式的眷恋。
下两句,“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则描绘了一种田园风光,其中“傍涧”指的是河旁,“蕨薇老”形容草木丛生而古老,而“隔村冈陇横”则是说村庄之间有连绵不绝的丘陵山峦。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最后,“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这种情感是如何在听到鸟叫声时得以唤醒。这里的“何穷”暗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贫穷或寂寞,而“此心兴”则是说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时复鹧鸪声”则是在特定的时候,听到野鸡的叫声,这些声音又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田园描写,表达了一种逃离尘世、向往自然的诗意。
敬题藏书图,盥手展卷轴。
开图心更伤,先姑倚书屋。
端严坐幽居,风景满清目。
诗书藏石室,庭前荫桐竹。
夫子尚幼年,侍亲捧书读。
我舅因远游,慈训严且肃。
夫子本好学,显亲与宗族。
哀哉孝思纯,每忆慈亲哭。
命吾当勤俭,往迹说心曲。
诗书亲口传,典衣买薪粟。
常自忆昔时,抱恨意未足。
我闻惟泪下,哽咽对清烛。
未得侍慈颜,百身何所赎。
衔哀拜遗容,濡毫更奠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