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汧阳间》
《汧阳间》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

僧寻野渡归吴岳,雁带斜阳入渭城。

边静不收蕃帐马,地贫惟卖陇山鹦。

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0)
注释
汧水:指汧河,位于今陕西境内的一条河流。
絣:一种像丝带的装饰物,这里形容水流的形态。
吴岳:古山名,即现在的吴山,位于陕西省。
渭城:古地名,今陕西咸阳一带,渭河穿城而过。
蕃帐马:指外族或边疆地区的马匹。
陇山:山脉名,位于甘肃、陕西交界处。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边塞诗中。
梅花:古代乐曲名,常用来表现边塞的景象。
出塞:指从内地前往边疆,也可代指边塞歌曲。
翻译
汧河水流悠长如同丝带飘动,远方的山峰如画般秀美,翠绿的山峦横亘天际。
僧人寻找野外渡口回到吴岳,大雁带着夕阳飞入渭城。
边境安宁,不再有外族的马匹侵扰,地方贫穷,只能卖出陇山的鹦鹉。
牧童在何处吹奏羌笛,传出一曲《梅花》的边塞之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开篇“汧水悠悠去似絣”写出了汧水的柔美与长远,如同丝织品般细腻而深邃。“远山如画翠眉横”则是对远处山峦的描绘,山势舒展如同女子的翠眉。

接下来,“僧寻野渡归吴岳”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寻找渡口返回吴越地区(今江苏、浙江一带)的描述,这里“吴岳”指的是地理位置,而非特定山名。“雁带斜阳入渭城”则是写诗人目睹到大雁随着斜阳飞入渭城的景象,渭城可能是古时某个地方的称呼,这里用来营造氛围。

“边静不收蕃帐马”描绘了边疆宁静,没有战事,不需收起用于军事防护的蕃帐和战马。紧接着,“地贫惟卖陇山鹦”则写出了当地贫瘠,只能出售捕获的野生动物如陇山鹦(一种鸟类)的现实。

最后两句“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则是诗人对牧童吹奏羌笛的情景进行了描绘。羌笛是一种乐器,声音清脆悦耳。这里的“一曲梅花”并非指实际的梅花,而是通过音乐传达出的如同梅花般清丽脱俗的声音,出塞声则是在边塞地区也能听见这种美妙的音乐。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现实的反思。通过对山水、僧侣、野渡等元素的细腻刻画,诗人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有点儿贫瘠边塞地区的春日图景,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暗香

一帆冷雨,有吴宫秋柳,留客小住。

笛里逢人,仙样风神画中语。

我是瑶华公子,从未识、露花风絮。

但深情、一往如潮,愁绝不能赋。花雾。障眉妩。

更明烛画桥,催打官鼓。琐窗朱户。

一夜乌篷梦飞去。

何日量珠愿了,月底共、商量箫谱。

持半臂、亲也来,忍寒对汝。

(0)

东宁十咏

天险悠悠海上山,东南半壁倚台湾。

敬宣帝泽安群岛,愧乏边才控百蛮。

瘴雾扫开新气宇,风沙吹改旧容颜。

敢辞远迹烟波外,博望曾经万里还。

(0)

穿山甲

一种生成异物传,身披鳞甲动秋烟。

宛如社鼠穿墉固,亦似城狐据地偏。

穴里春饥寻蚁食,峰头日暮作龙眠。

无能血战玄黄野,流落高冈但蜿蜒。

(0)

羞草·其三

萱花自惜可忘忧,小草如何却解愁。

为语世人休怪诧,风情太甚要含羞。

(0)

塞下曲六首·其一

孤城莽莽秋天外,竟日无云空自哀。

忽怪一时天尽黑,合群胡雁向西来。

(0)

游会稽东山

江路经由数十回,无因到此为潮催。

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

今日掣身推案去,暂时秉烛入山来。

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