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
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
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
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
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
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
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途中所感所思。开篇“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表达了对边远地区文化教育普及和农业生产的关注,“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面临的复杂地理环境。接着“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写出了旅途中的艰难和对健康的担忧,以及被阴冷山崖所笼罩的不适感受。
“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则表达了旅途的困顿和岁月流逝带来的身体衰老,“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显示出诗人对生命长度的无奈以及内心深处渴望归乡却又难以实现的矛盾心理。
最后“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则是诗人在夜晚之下,对于自己守卫在五溪边境的职责产生了某种思索和疑问,或许是在询问自己的使命意义所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感受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归乡的渴望。
皓皓一何洁,更暴以秋阳。
秋毫尘滓,如何浣得这肝肠。
况对金风初度,酌彼银河净浴,六月凛冰霜。
精白生来别,日月许争光。清明朝,清要路,遍流芳。
澄清闽峤,姑命申伯式南邦。
洗得甲兵静了,去作诗书元帅,却入相吾皇。
清问同天老,俾尔寿而昌。
吾闻黄帝张乐洞庭野,始意庄生言故假。
又闻湘灵鼓瑟进玄螭,亦意屈子夸厥辞。
属行洞庭四月半,南风三日吹不断。
黄昏犹是天陆离,午夜忽成云片段。
病夫数起不知睡,数起侧听仍熟视。
恍疑帝乐尚铿鍧,又谓湘弦发幽閟。
乃知二子元非虚,吾闻自用耳目拘。
须臾月落天向晓,依旧南风波浩渺。
中朝当极治,人物近皋夔。
南渡更衰乱,诸贤困逸遗。
舍人名最早,白首但论思。
尚喜诗传派,于今学有涯。
居然老成独,异彼俗书姿。
明眼逢吾子,掀髯话昔时。
端能继芜累,所见匪狐疑。
愧我安能友,酬篇只韵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