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雨沾山翠,淙淙万玉流。
重檐飞瀑布,五月可披裘。
返照衔珠阁,残雷度石楼。
坐餐霞气晚,如入赤城游。
过雨沾山翠,淙淙万玉流。
重檐飞瀑布,五月可披裘。
返照衔珠阁,残雷度石楼。
坐餐霞气晚,如入赤城游。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过雨沾山翠”,以“过雨”点明了刚刚下过雨的情景,“山翠”则生动地描绘出雨后山色的清新与生机勃勃。接下来,“淙淙万玉流”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流水比作万颗玉石在流淌,既形象又富有韵律感,展现出水声的悦耳和山泉的清澈。
“重檐飞瀑布,五月可披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瀑布景观。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即使是在炎热的五月,这样的景色也能让人感受到凉爽,仿佛置身于寒冷的冬季,需要披上裘衣。
“返照衔珠阁,残雷度石楼”则展示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夕阳的余晖与珠阁相互映衬,显得格外美丽。而远处的雷声似乎也随着山风传到了石楼之上,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动态感。
最后,“坐餐霞气晚,如入赤城游”表达了诗人在此美景中静坐,享受着晚霞带来的宁静与祥和,仿佛自己正置身于传说中的赤城仙境之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向往。
庐峰几千仞,中有云一龛。
幽幽遁世人,诛茅结为庵。
我尝造其间,追寻极幽探。
山中满兰蕙,谷口罗松杉。
更有药圃畦,种菊杞与甘。
疗疾还延年,未数菊水潭。
百年未云久,涧草空毵毵。
我居北涧北,子住南涧南。
偶然比邻并,妙处谁能参。
古来种菊人,祗言晋陶潜。
当年移南村,北地何所耽。
亦曰素心人,可与共晤谈。
云何舍之去,我怀殊未谙。
八表方停云,处处迷征骖。
何如且归来,理此荒径三。
岁晚永为伴,青松冠前岩。
唐人爱牡丹,末俗亦易酣。
保此霜下杰,毋令涧怀惭。
万古晋徵士,可使顽夫廉。
题作柴桑人,纲目书法严。
我欲质巾几,白云满虚檐。
《咏菊》【宋·熊鉌】庐峰几千仞,中有云一龛。幽幽遁世人,诛茅结为庵。我尝造其间,追寻极幽探。山中满兰蕙,谷口罗松杉。更有药圃畦,种菊杞与甘。疗疾还延年,未数菊水潭。百年未云久,涧草空毵毵。我居北涧北,子住南涧南。偶然比邻并,妙处谁能参。古来种菊人,祗言晋陶潜。当年移南村,北地何所耽。亦曰素心人,可与共晤谈。云何舍之去,我怀殊未谙。八表方停云,处处迷征骖。何如且归来,理此荒径三。岁晚永为伴,青松冠前岩。唐人爱牡丹,末俗亦易酣。保此霜下杰,毋令涧怀惭。万古晋徵士,可使顽夫廉。题作柴桑人,纲目书法严。我欲质巾几,白云满虚檐。
https://shici.929r.com/shici/WPMxShM.html
论长校短,总是非闲誉。
光景百年中,似难留、长江东去。
随缘游戏,触□寄高情,西楼月,北窗风,鸲鹆尊前舞。
故人襟韵,千里心相许。
飞骑趁花时,正名园、揉风洗雨。
玻璃潋滟,聊共醉红裙,阳春曲,碧云词,慷慨怀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