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忽成河,回车就浅莎。
湿云沉井陉,新水下滹沱。
野润槐烟细,风喧柳浪多。
愁霖非所叹,劳者易为歌。
官路忽成河,回车就浅莎。
湿云沉井陉,新水下滹沱。
野润槐烟细,风喧柳浪多。
愁霖非所叹,劳者易为歌。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从恒山前往钜鹿途中所见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
首联“官路忽成河,回车就浅莎”,开篇即以奇特的景象吸引读者,官道瞬间变为河流,诗人不得不将车转向浅草之地,展现了一种意外与新奇感。
颔联“湿云沉井陉,新水下滹沱”,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观。湿漉漉的云彩仿佛沉入了井陉山脉,而新流的河水则在滹沱河中缓缓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颈联“野润槐烟细,风喧柳浪多”,转而描写田野间的细节。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槐树的淡淡烟雾,微风吹过,柳树的叶子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尾联“愁霖非所叹,劳者易为歌”,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豁达态度。虽然连绵的雨水可能令人感到烦忧,但对于劳作之人来说,却能带来丰收的希望,因此诗人选择以歌声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阆苑瀛洲。
金谷重楼。
算不如、茅舍清幽。
野花绣地,莫也风流。
却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酒熟堪*。
客至须留。
更无荣、无辱无忧。
退闲一步、着甚来由。
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
十二作元僧明本词。
案词综谓此词见呜鹤余音,但检鸣鹤余音卷六并未注
画阑人寂,喜轻盈照水,犯寒先拆。
袅芳枝、云缕鲛绡,露浅浅涂黄,汉宫娇额。
翦玉裁冰,已占断、江南春色。
恨风前素艳,雪里暗香,偶成抛掷。
如今眼穿故国。
待拈花嗅蕊。
时话思忆。
想陇头、依约飘零,甚千里芳心,杳无消息。
粉怯珠愁,又只恐、吹残羌笛。
正斜飞、半窗晓月,梦回陇驿。
北堂无老信来稀,十载秋风雁自飞。
今日满头生白发,千山乡路为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