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到梅梢,人在东风清嚏。
曾见少微初降,蔼龙泉佳气。
功名富贵属多才,如子已无几。
造物恰同予意,放骅骝千里。
春色到梅梢,人在东风清嚏。
曾见少微初降,蔼龙泉佳气。
功名富贵属多才,如子已无几。
造物恰同予意,放骅骝千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春色到梅梢,人在东风清嚏"一句中,"梅梢"指的是梅花开放的枝头,而"东风清嚏"则形容春天温暖清新的气息。整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其中"人在"二字暗示诗人自己也融入了这份美好之中。
接着,"曾见少微初降,蔼龙泉佳气"一句则是对某个特定时刻或场合的回忆。"少微"可能指的是云层稀薄的天气,而"蔼龙泉佳气"则形容了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水源之气。这两句通过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无限向往。
在"功名富贵属多才,如子已无几"一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功名富贵"是指那些追求功成名就、财富与尊荣的人,而"如子已无几"则透露出一种对于这些世俗成功的淡泊和失望,或许诗人认为真正有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多见了。
最后,"造物恰同予意,放骅骝千里"一句中,"造物"指的是自然界创造万物,而"恰同予意"则是说万物之美与诗人心中的期待相合。"放骅骝千里"形容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综观全诗,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流转,从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到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再到对世俗成功的淡泊,以及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意境。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
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
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
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
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
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
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
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
古寺临坛久,松间别起堂。
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
爱养无家客,多传得效方。
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