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微无烈风,紫台多灵露。
逍遥三五客,披衣纵高步。
回首笑复歌,游此今几度。
却嗟寰中人,枉为死所误。
太微无烈风,紫台多灵露。
逍遥三五客,披衣纵高步。
回首笑复歌,游此今几度。
却嗟寰中人,枉为死所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仙境画卷。诗人郭祥正以“游仙一十九首”为主题,此首为第七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仙界的生活情景。
首句“太微无烈风,紫台多灵露”,描绘了太微星宫中没有狂风肆虐,只有充满灵气的露水滋润着万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逍遥三五客,披衣纵高步”,描述了几位仙人在自由自在地行走,他们穿着轻便的衣物,步伐轻盈,似乎在享受着仙界的闲适与自由。
“回首笑复歌,游此今几度”,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想象仙人们在回望时会相视而笑,歌声悠扬,他们在这样的仙境中已经游历了多次,但每一次都充满了新奇和喜悦。这种反复游历而不厌倦的情景,体现了仙界生活的独特魅力。
最后,“却嗟寰中人,枉为死所误”,诗人感慨于人间的束缚与苦楚,认为那些为了名利而奔波、最终走向死亡的人们,实际上是白白浪费了生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中人们追求功利、忽视内心平静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人间与仙界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反思。
野性乐山水,廛居违素心。
萧然困疲役,胡能遂幽寻。
恒思惬所适,胜槩恣登临。
秋清景尤旷,苍翠列遥岑。
霜馀委蔓草,孤秀爱云林。
畸人寡谐俗,结宇丹崖阴。
浮念不烦遣,寂寞契冲襟。
况复迩萧寺,禅诵有遗音。
箪瓢足自老,簪组知难任。
披图忆所历,阅岁兹已深。
景物匪殊昔,但伤华发侵。
何当脱尘躅,归休期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