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衫斜捲越罗轻,女伴西园作队行。
荡子不归三月暮,百花深处乱啼莺。
春衫斜捲越罗轻,女伴西园作队行。
荡子不归三月暮,百花深处乱啼莺。
这首《春闺曲》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与女伴在西园游玩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首句“春衫斜捲越罗轻”,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女子身着轻薄春衫,衣袂随风飘扬的画面,展现出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越罗”指的是产自越地的丝绸,质地轻柔,贴合女子娇嫩的肌肤,更添几分柔美。
次句“女伴西园作队行”,点明了活动地点是西园,一群女子结伴而行,队伍轻快,充满青春的欢声笑语。西园作为背景,既增添了景致的雅致,也暗示了女子们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第三句“荡子不归三月暮”,转折之处,引入了女子内心的情感波澜。荡子,即游子,这里指女子的丈夫或情人,因某种原因未能归来。三月暮,指的是春季接近尾声,时光流逝,更加凸显了等待的漫长与无奈。
最后一句“百花深处乱啼莺”,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愁。百花盛开,莺啼声声,本是春日最美好的景象,但在女子眼中却成了触动心弦的凄凉之音。莺鸟的乱啼,仿佛是对远方游子的呼唤,又像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巧妙铺陈,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情感真挚动人,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