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桓孺》
《送张桓孺》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黄鹄乘天风,转盼忽已失。

丈夫骋高步,尘网谁能窒。

奈何乡曲士,伊吾老一室。

牢落穷檐中,万事倏已毕。

我友挺异姿,性情本超逸。

束发事远游,九州不遗一。

趋时裾可绝,在险驭能叱。

时复托云松,灵编手自述。

我闻不死乡,万岁如一日。

去矣云间鸿,永谢裈中虱。

(0)
鉴赏

这首诗《送张桓孺》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描绘黄鹄乘风、丈夫高步、乡曲士困局、友人张桓孺远游等场景,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远行的祝福。

首句“黄鹄乘天风,转盼忽已失”,以黄鹄乘风而起,转眼消失的形象,象征着友人张桓孺即将踏上旅途,离别在即,留下的是深深的不舍与期待。

接着,“丈夫骋高步,尘网谁能窒”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追求自由、不为世俗所拘束的赞美,暗示了友人将要前往的地方,是远离尘嚣、追求理想之地。

“奈何乡曲士,伊吾老一室。牢落穷檐中,万事倏已毕”四句,则是对那些被束缚于乡间、未能实现抱负的士人的感慨,反衬出友人张桓孺选择远行的明智与勇气。

“我友挺异姿,性情本超逸。束发事远游,九州不遗一”几句,赞扬了友人张桓孺独特的气质和超越常人的性情,以及他年轻时便开始的广泛游历,足迹遍及九州,展现了其广阔的视野和不凡的志向。

“趋时裾可绝,在险驭能叱。时复托云松,灵编手自述”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面对时代潮流时的决绝态度,以及在艰难险阻中驾驭命运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友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如同云松般坚韧不拔,能够自我表达与记录。

最后,“我闻不死乡,万岁如一日。去矣云间鸿,永谢裈中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往的理想之地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不死乡象征着永恒与自由,与友人追求的精神世界相契合。同时,诗人也借“云间鸿”与“裈中虱”的对比,寓意友人将远离世俗的束缚,过上更加自由、充实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鹄、丈夫、乡曲士、友人等多个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张桓孺远行的深情祝福,以及对其追求自由、实现理想的赞许。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参军张兼素挽诗三首·其一

手翰封缄却寄君,忽传凶讣到江滨。

交情似我空扪泪,真率如君更几人。

赤手扶危陈短疏,丹心爱国是忠臣。

芳名自合留青史,岂少封章贲老亲。

(0)

赏牡丹

淑气催人醉未涯,洛阳春色又官衙。

三千里外留双眼,四十年来见此花。

惯傍疏梅移晚履,几亲幽菊酌流霞。

东风一笑延今赏,坐看游蜂到日斜。

(0)

朱明洞

洞外野泉鸣,终古无人到。

五色吐仙云,四面围丹灶。

(0)

重阳后一日过黄花岭

冀北霜风透布袍,重阳随处可登高。

马蹄又过黄花岭,那得黄花荐浊醪。

(0)

山行写怀

路上崚嶒半是云,断崖荒涧总愁人。

勤劳本为公家事,非是王尊不爱身。

(0)

麦将军墓

事去人亡冢独存,雍琴空泣孟尝君。

旧时弓剑知何在,惟有松枝挂暮云。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