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霜风透布袍,重阳随处可登高。
马蹄又过黄花岭,那得黄花荐浊醪。
冀北霜风透布袍,重阳随处可登高。
马蹄又过黄花岭,那得黄花荐浊醪。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过后,诗人行经黄花岭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冀北霜风透布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北方深秋的寒冷景象,霜风穿透布袍,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氛围。接着,“重阳随处可登高”点出了时节与地点,表达了诗人即便在寻常之地也能寻得登高赏景的乐趣,体现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传统习俗。
“马蹄又过黄花岭”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行进中的场景,马蹄声与黄花岭相映成趣,既表现了旅途的节奏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最后一句“那得黄花荐浊醪”,则以酒为媒介,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黄花,即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而浊醪则是古代常见的酒类,此处用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句诗意蕴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仙吏紫薇郎,奇花共玩芳。
攒星排绿蒂,照眼发红光。
暗妒翻阶药,遥连直署香。
游枝蜂绕易,碍刺鸟衔妨。
露湿凝衣粉,风吹散蕊黄。
蒙茏珠树合,焕烂锦屏张。
留客胜看竹,思人比爱棠。
如传采蘋咏,远思满潇湘。
忍事敌灾星,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
鼎饫和方济,台阶润欲平。
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虚。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
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
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
官路好禽声,轩车驻晚程。
南楼山最秀,北路邑偏清。
多病形容五十三,谁邻借笏趁朝参。
十年太华无知己,只得虚中两首诗。
看师逸迹两师宜,高适歌行李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