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
《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全文
唐 / 田游岩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信彼称灵石,居然狎遁栖。

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溪。

夕阴起层岫,清景半虹霓。

风来应啸阮,波动可琴嵇。

仆也颍阳客,望彼空思齐。

傥见山人至,簪蒿且杖藜。

(0)
注释
信彼:相信那里。
灵石:有神灵的石头。
狎遁栖:隐居。
裴回:徘徊。
翠巘:青翠的山峰。
斌驳:色彩斑斓。
深溪:深深的溪流。
夕阴:傍晚的阴影。
层岫:层峦叠嶂。
清景:清雅的景色。
虹霓:彩虹。
风来:风吹来。
应啸阮:如同阮籍的啸歌。
波动:水波荡漾。
琴嵇:嵇康的琴声,代指高雅的音乐。
仆也:我。
颍阳客:来自颍阳的人。
望彼:望着那里。
空思齐:空自想着与你相提并论。
傥见:如果见到。
山人:指隐士。
至:到来。
簪蒿:插上蒿草当作帽子。
杖藜:手拄藜杖。
翻译
相信那石头有神灵,竟然有人在此隐居栖息。
环绕着青翠的山峦徘徊,斑驳的景色伴着深深的小溪。
傍晚的阴影升起在层峦叠嶂,清雅的景色仿佛半是彩虹半是云霓。
风吹过应如啸歌阮籍,水波荡漾似可弹奏嵇康的琴声。
我是个来自颍阳的过客,望着那里空空地想着与你比肩。
倘若能遇见山中隐士,我会插上蒿草当作帽,手拄藜杖前来拜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心灵的宁静。

“信彼称灵石,居然狎遁栖。”这里的“灵石”被赋予了生命和神奇色彩,似乎能与人交往,诗人对这块石头有着特殊的情感。

“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溪。”诗人用“裴回”、“翠巘”、“斌驳”等字眼,勾勒出山谷的层次和溪流的蜿蜒曲折,给人以深邃幽静之感。

“夕阴起层岫,清景半虹霓。”这里描绘了黄昏时分,山岫间云雾升腾,与天边残留的彩虹相呼应,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

“风来应啸阮,波动可琴嵇。”诗人通过对风和水声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听见自然界的音乐,为这片山谷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动感。

“仆也颍阳客,望彼空思齐。”诗人自称为“颍阳客”,表明自己是一位游历四方的人物,对着眼前美景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向往。

“傥见山人至,簪蒿且杖藜。”最后一句则是说如果遇到山中隐士,就用野草编织成扇子,用荆棘作杖,以示敬意。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隐逸文化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山谷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田游岩

田游岩
朝代:唐

田游岩[唐](约公元六七o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京兆三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高宗咸亨初前后在世。有文才。永徽时,(公元六五三年前后)补太学生。罢归,遍游山水。后入箕山,筑室许由庙东,自号许由东邻。(公元六七九年)高宗游嵩山,亲至其门。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敕乘傅赴都,授崇文馆学士,进太子洗马。垂拱初,(公元六八五年)坐与斐炎善,放还山。蚕衣耕食,不交当世,惟与韩法昭、宋之问为方外友。
猜你喜欢

甲申除夕病榻作时目疾颇剧离香港又三年矣

雨雪霏霏早闭门,荒园数亩似山村。

携家未识家何置,归国惟欣国尚存。

四海兵戈迷病眼,九年忧患蚀精魂。

扶床稚女闻欢笑,依约承平旧梦痕。

(0)

贺新郎.生日答记者问

白头游子白头妇,记当年,书灯夜雨,古槐依旧。

纵使人间无公道,尚有皇天后土。

更念念,思亲引咎。五十年来成何事?

遇良辰,不忍空相负。烦记者,录诸右。

(0)

寿何诗孙翁八十

当代老画师,故家奇男子。

吐胸万丘壑,费尽沟娄纸。

向骋儒侠场,物望笼都市。

不污后车尘,青霄一鹤起。

徜徉履劫馀,孤尚缄骨髓。

昏旦促能事,高价掩众史。

自哂救饥耳,道贯养生旨。

酒坐映方瞳,谈舌溢诙诡。

取證髯苏咏,神完中有恃。

会看百岁翁,泼墨添海水。

(0)

挽左南孙

结邻湖曲笑啼同,酒圣诗豪落眼中。

出管名山非俗吏,竟戕狂药问天公。

陪游忍忆僧床对,娱老翻悲子舍空。

剩检遗编侪作者,流传犹识故家风。

(0)

鸡鸣寺倚楼作

晴磴辉初眼,虚楼荡醉痕。

划洲如线水,卫郭落钟村。

逐鹜旗边合,群峰雪后尊。

留窥巢底月,井口出啼魂。

(0)

清平乐.况夔笙太守索题《香南雅集图》

蕙兰同畹,著意风光转。

劫后芳华仍畹转,得似凤城初见。

旧人惟有何戡,玉宸宫调曾谙。

肠断杜陵诗句,落花时节江南。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