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阒寂人少过,尽日观书口自哦。
馀地不妨添竹木,放教啼鸟往来多。
柴门阒寂人少过,尽日观书口自哦。
馀地不妨添竹木,放教啼鸟往来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和读书的乐趣。"柴门阒寂人少过"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偏远的地方,门前不见行人,显得十分寂寞。"尽日观书口自哦"则表现了诗人每天沉浸于阅读之中,即使是独自一人,也会不由自主地轻声吟诵着书中的内容。这两句勾勒出一个隐逸者专心读书、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接着,"馀地不妨添竹木"表明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改造,希望在空闲的地方种植竹子和树木,以增加自然之美。最后一句"放教啼鸟往来多"则描绘了一个开放的态度,让鸟儿自由地穿梭其间,这不仅丰富了诗人周围的生态,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这首诗通过对幽静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江水何滔滔,渡江相别离。
揖子客舍前,对子衣披披。
问子何所为,旅客未得归。
执手一悲唤,惊觉妻与儿。
起坐不得省,清风在帘帷。
平明出南门,将以语所知。
过子旧家处,寒花出疏篱。
萧萧黄叶多,袅袅归步迟。
子去不早还,何以慰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