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难忘酒,重阳戏马台。
菰蒲随水落,橘柚待霜催。
蟋蟀吟将老,茱萸插几回。
此时无一盏,黄菊向谁开。
何处难忘酒,重阳戏马台。
菰蒲随水落,橘柚待霜催。
蟋蟀吟将老,茱萸插几回。
此时无一盏,黄菊向谁开。
这首明代周宪王的诗《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其四)》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佳酿的深深怀念以及节日氛围的孤独感受。首句“何处难忘酒”开门见山,引出诗人对美酒的无尽思念,暗示了他可能身处异乡或心境孤寂。
“重阳戏马台”点明了节日,戏马台是古代重阳登高赏景之地,但诗人并未与人共度,而是独自品味这份节日的寂寥。“菰蒲随水落,橘柚待霜催”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菰蒲凋零,橘柚等待霜降,这些意象增添了季节的凄凉感。
“蟋蟀吟将老”通过秋虫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和孤独情绪,而“茱萸插几回”则暗示了诗人每年重阳都会插茱萸,但今年却无人共享此习俗,倍感寂寥。
最后两句“此时无一盏,黄菊向谁开”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此刻没有佳酿相伴,连黄菊也似乎失去了盛开的意义,流露出深深的孤寂和无奈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
白发长,眉似雪,宗禅和尚何分别。
百尺高山足浮云,万丈海中有明月。
十地本因菩萨證,大乘俱是如来说。
有空相,无空相,深浅是非皆为妄。
一切诸法归何物,忽然觉悟波浪没。
安乐常在信心中,真空根本难缄默。
贪嗔戒定如幻梦,祖师凝流欢者众。
方便门,群生用,除他烦恼知识重。
诱引迷途如风止,慧眼观瞻恒沙水。
三昧八万四千智,清净法身依道理。
风雨翛翛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开万壑留。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到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