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拂风生,熏炉烟袅,剧谈天上人间。
冯夷击鼓,白凤舞昆山。
惊倒五陵年少,听三老、□角鸣湍。
江南好,梅前菊后,天气带微寒。
客来虽话别,重歌旧曲,不是阳关。
笑闲云似我,时去时还。
最喜烽烟尽息,青天净、一镜团团。
重来也,寻盟鸥鹭,访竹问平安。
尘拂风生,熏炉烟袅,剧谈天上人间。
冯夷击鼓,白凤舞昆山。
惊倒五陵年少,听三老、□角鸣湍。
江南好,梅前菊后,天气带微寒。
客来虽话别,重歌旧曲,不是阳关。
笑闲云似我,时去时还。
最喜烽烟尽息,青天净、一镜团团。
重来也,寻盟鸥鹭,访竹问平安。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满庭芳·熊元修席上次韵》由谢应芳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宴席场景。开篇“尘拂风生,熏炉烟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室内环境的温馨与宁静,尘埃在轻风中翻飞,熏香炉中的烟雾缓缓升腾,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接下来,“剧谈天上人间”暗示了席间热烈的交谈,话题可能涉及神话传说和人间百态。冯夷击鼓和白凤舞动的意象则增添了神秘和仙气,令人仿佛置身仙境。“惊倒五陵年少”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席间的热闹和年轻人们的惊奇。
“听三老、□角鸣湍”中的“□角”可能是漏壶的滴水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增添了江景的生动感。江南的秋日景色被描绘得宜人,梅花和菊花相继开放,带着微微的寒意,展现出季节之美。
下片转向了离别与重逢的主题,“客来虽话别,重歌旧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即使面临分别,也能以音乐寄托情感。词人以闲云自比,暗示其飘忽不定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期待着烽烟平息,天下太平。
结尾处,“青天净、一镜团团”描绘了天空如洗的景象,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词人期待再次相聚,与鸥鹭为盟,向竹林问候,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宴席的欢乐,又有对世事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
平明登绝顶,身与众真匹。
天风卷颓云,诸山了可悉。
瓦屋峙其前,雪山从后出。
老佛双瞳方,授我清净术。
是时山寂然,泠泠泛瑶瑟。
琴声亦既歇,佛言犹未毕。
山中无是非,世间有得失。
我亲闻此言,皎如见天日。
先师程侍郎,雄文兼硕儒。
肯于侍坐间,问我读何书。
我以《汉书》对,又问读何如。
我言性善忘,读过几如无。
师言不在记,记诵学乃粗。
岂欲摘隽语,以资词赋欤。
汉室之兴衰,班史之规模。
读之能识此,乃为握其枢。
廿年记师说,书以置座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