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庭芳.熊元修席上次韵》
《满庭芳.熊元修席上次韵》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词  词牌: 满庭芳

尘拂风生,熏炉烟袅,剧谈天上人间。

冯夷击鼓,白凤舞昆山。

惊倒五陵年少,听三老、□角鸣湍。

江南好,梅前菊后,天气带微寒。

客来虽话别,重歌旧曲,不是阳关。

笑闲云似我,时去时还。

最喜烽烟尽息,青天净、一镜团团。

重来也,寻盟鸥鹭,访竹问平安。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满庭芳·熊元修席上次韵》由谢应芳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宴席场景。开篇“尘拂风生,熏炉烟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室内环境的温馨与宁静,尘埃在轻风中翻飞,熏香炉中的烟雾缓缓升腾,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接下来,“剧谈天上人间”暗示了席间热烈的交谈,话题可能涉及神话传说和人间百态。冯夷击鼓和白凤舞动的意象则增添了神秘和仙气,令人仿佛置身仙境。“惊倒五陵年少”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席间的热闹和年轻人们的惊奇。

“听三老、□角鸣湍”中的“□角”可能是漏壶的滴水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增添了江景的生动感。江南的秋日景色被描绘得宜人,梅花和菊花相继开放,带着微微的寒意,展现出季节之美。

下片转向了离别与重逢的主题,“客来虽话别,重歌旧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即使面临分别,也能以音乐寄托情感。词人以闲云自比,暗示其飘忽不定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期待着烽烟平息,天下太平。

结尾处,“青天净、一镜团团”描绘了天空如洗的景象,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词人期待再次相聚,与鸥鹭为盟,向竹林问候,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宴席的欢乐,又有对世事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和谢朓镜台

宝台临净饰,一顾重千金。

表里镂七宝,分明无两心。

丹华灼烈烈,翠帐垂沈沈。

芳袖幸时拂,应门重且深。

(0)

秦淮杂诗·其三

秦淮箫管遏行云,一盏华镫照夜分。

残局东林还未了,秀才复社又论文。

(0)

秋夜同润堂知白露坐平台有怀筠塘先生邵陵

平台高敞压回流,蕲簟胡床坐上头。

凉笛一声天在水,飞鸦数点月横秋。

莫辞玉斝倾三雅,更对金波咏《四愁》。

无那闪湘浦隔,茱萸江路渺夷犹。

(0)

咏古·其一

银汉来天上,黄河落地中。

两间无阻隔,一气走鸿濛。

大树能兴汉,长城不限戎。

若持同体义,朝野秦肤功。

(0)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三

平明登绝顶,身与众真匹。

天风卷颓云,诸山了可悉。

瓦屋峙其前,雪山从后出。

老佛双瞳方,授我清净术。

是时山寂然,泠泠泛瑶瑟。

琴声亦既歇,佛言犹未毕。

山中无是非,世间有得失。

我亲闻此言,皎如见天日。

(0)

感旧

先师程侍郎,雄文兼硕儒。

肯于侍坐间,问我读何书。

我以《汉书》对,又问读何如。

我言性善忘,读过几如无。

师言不在记,记诵学乃粗。

岂欲摘隽语,以资词赋欤。

汉室之兴衰,班史之规模。

读之能识此,乃为握其枢。

廿年记师说,书以置座隅。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