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久雨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变化。"平陆莽为巨浸"形象地表达了雨水的泛滥,平原变成了大海,显示出雨势之猛烈。"晴空变作漏天"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阴雨连绵的气氛,使人感觉到天空似乎有了裂缝,雨水如同从天而降。
"明朝是小暑节"指出时间点是在小暑时节,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夏季。小暑之后往往是炎热的季节,但诗中却出现了连绵的雨水。这不仅反映了天气的异常,也可能隐喻着某种社会或个人情感上的低沉与压抑。
"重霉必大有年"一句预示了这场久雨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可能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这里的“霉”指的是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而“大有年”则暗示着这种状况可能持续数年之久。
诗人刘克庄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久雨带来不利影响的忧虑情怀。
记得踏青期近也,漫空朝雨生寒。
故园迢递隔烟峦。芜香门外路,引梦到江干。
尘满湘琴怜寂寞,天涯春事初阑。
殷勤拂袖更重弹。思归三十曲,双琐玉连环。
朔风凄以栗,万物含春姿。
冱阴一阳伏,三复朋来辞。
升陵羡飞锡,秋气清不悲。
一切为一刹,是说楞伽时。
摇摇思过去,茫茫待来兹。
介石具定性,林节无懦枝。
时教泯义例,殊胜绝寻维。
且复念欢会,把臂游轩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