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将无极,空堂更寂寥。
野云低黯黯,庭竹晚潇潇。
紫气仙台近,青山海国遥。
沈吟思往事,魂断不堪招。
一雨将无极,空堂更寂寥。
野云低黯黯,庭竹晚潇潇。
紫气仙台近,青山海国遥。
沈吟思往事,魂断不堪招。
这首清代李长霞的《对雨(其三)》描绘了一幅秋雨中的寂静画面。首句“一雨将无极”展现了雨势之大,仿佛连无边的天地都被雨水笼罩。空堂的寂寥感在第二句中进一步强化,孤独的氛围油然而生。
接下来,“野云低黯黯”写出了阴沉的乌云低垂,渲染出压抑的气氛,而“庭竹晚潇潇”则通过竹叶在秋雨中的摇曳声,增添了凄清的意象。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既有动态的雨和竹,又有静态的低云,动静结合,营造出深沉的意境。
“紫气仙台近,青山海国遥”两句,诗人借紫气和仙台的意象,暗示远方的仙境似乎近在咫尺,又通过青山和海国的遥远,表达了内心的向往与失落。最后,“沈吟思往事,魂断不堪招”表达了诗人沉浸在回忆中,那些过去的往事令他心碎,无法再被现实所召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雨为引,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孤独、怀旧的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入多情草木妖,霓裳相倚奏咸韶。
玉栏一样红如洗,不比觚棱锁二乔。
转山五七里,涉涧十百所。
碎石铁蒺藜,锐石木龃龉。
岂但行人难,亦复念我马。
水涸尚自可,况乃值过雨。
正月春气动,江南异北土。
崖溜一已滴,奔湍怒如鼓。
缅怀十载前,荆蜀及湓渚。
大阃走铃檄,杂遝混民旅。
此驿既已废,十步九榛莽。
军行不赍粮,所至赖钞掳。
中产得几家,迁避入深坞。
穷户无一物,草棘障环堵。
前冈二客来,望我百步许。
意其为武夫,疾走蔽险阻。
人情既可见,避兵如避虎。
矧肯治私道,筑削费杵斧。
丛篁鸣野鸟,黯黯天欲雨。
老矣为此游,作诗记良苦。
骤雨送残雪,山涧没半膝。
悠悠入深溪,想复高数尺。
赤土流水红,青土流水碧。
寸步阻烂泥,诗眼返自德。
维兹九江路,巴蜀通大驿。
今事既不然,取道浮梁侧。
西偏数巨港,春涨辄泛溢。
无桥复无船,仆曹为予戚。
老夫负胆气,动为万里役。
江河淮湖间,径度无怖色。
恭惟天所棐,岂不在正直。
但行无所苦,前路皆晴日。
泯默抑幽抱,低回挫高情。
肥遁夙果决,羁旅犹牵萦。
华摭有旧习,冷嗜无新营。
醲鲜世所竞,褒博日以轻。
小人徇流俗,君子怀友生。浮?岂不浊,澄渊元自清。
丹枫昔雁落,绿柳今莺鸣。
蛰潜脱寒语,孳乳陶舒明。
推排故已顺,会合讵易并。
燠景敞重屋,芳物绵修城。
愧乏丝竹奏,劣奉殽蔌擎。
张子霏玉屑,赵老宣金声。
予辩亦稍纵,遑恤听瞩惊。
邂逅一兹醉,逝之南山耕。
眯目眩迅辙,刚心谢尘缨。
彼我跬步间,奚翅重溟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