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袁洁珊参议金铠用京惊韵见赠次和兼以留别》
《袁洁珊参议金铠用京惊韵见赠次和兼以留别》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倾盖题襟忆旧京,十年世事剧堪惊。

笺诗不尽沿高密,论道端宜直迩英。

万态浮云殊善幻,一心白水未渝盟。

望衡两月经过数,何限关山别后情。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名为《袁洁珊参议金铠用京惊韵见赠次和兼以留别》。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与离别的不舍。

首联“倾盖题襟忆旧京,十年世事剧堪惊”,开篇即点明了与友人重逢时的感慨,回忆起十年前相聚于京城的情景,感叹世事变迁之大,令人唏嘘不已。这里运用了“倾盖”这一典故,形容初次相逢便能心意相通,如同老友重聚。

颔联“笺诗不尽沿高密,论道端宜直迩英”,进一步描绘了与友人交流的场景。通过“笺诗”和“论道”两个细节,展现了两人在文学创作和学术探讨上的深厚友谊。沿高密,可能是指沿路而行,暗示着两人之间的友情如同沿途的风景,不断延伸;直迩英,则强调了在讨论问题时的坦诚与深入,体现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朋友的尊重。

颈联“万态浮云殊善幻,一心白水未渝盟”,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万态浮云象征变幻莫测的世界,而一心白水则代表了坚定不移的友情。这两句表达了尽管外界环境多变,但内心的友情却始终如一,不会轻易改变。

尾联“望衡两月经过数,何限关山别后情”,收束全诗,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现实。望衡两月,意味着分别的时间已经过去,但心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却无法消减,无限的离别之情在心中涌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相聚、交谈、分别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离别之作。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咏史二十四首·其五

白起善合变,首身乃分离。

蒙氏制险塞,骨肉遭参夷。

李斯非先王,门诛矺其尸。

王剪灭六国,三世祸随之。

此人徇功名,快意无不为。

斫斩恬饴蜜,头颅积邱坻。

谓天如覆奁,天道竟有知。

宣尼戒馀殃,曲逆悔六奇。

明明周与召,秉德千载师。

(0)

和读山海经·其七

阿映初得道,百鬼来太阴。

周鲂严白虎,捕诘纷如林。

人马忽惊散,空中有佳音。

火铃是何物,旌此勤苦心。

(0)

和读山海经·其五

短世积悲愁,愆房生爱怜。

舟车载人罪,送入罗酆山。

高真发慷喟,嚾嚾有苦言。

世智等蜉蝣,不思龟鹤年。

(0)

和神释

我在天地间,肖貌则斯著。

刀亡利可灭,我独无新故。

譬造土偶者,泥水相依附。

泥溃复归土,曾闻昔人语。

今我与二子,假合为同处。

我动尔岂知,尔行我仍住。

生灭一曙间,那复由气数。

多君束缚我,遣作闲家具。

冰炭成哀乐,波澜生毁誉。

如今弃不将,不待将不去。

猛虎在山林,独往无怖惧。

至人如孩提,不学兼不虑。

(0)

和饮酒二十首·其七

挂书在牛角,仰面思豪英。

虎争一鸿沟,割弃父子情。

舜禹安在哉,所持夺与倾。

萧条二千年,不见岐阳鸣。

痛饮呼竖子,斯人岂狂生。

(0)

长沙叹

仕宦去,无中人,不如车戏杂风尘。

上书去,无相怜,不如啬夫立圈边。

男儿有才曜奇世,谁识公卿是军吏。

蒙君谗,救君死,君心乃在安陵子。

噫吁嚱古来树人多树棘,枣树怀赤心,献君君不食。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