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善合变,首身乃分离。
蒙氏制险塞,骨肉遭参夷。
李斯非先王,门诛矺其尸。
王剪灭六国,三世祸随之。
此人徇功名,快意无不为。
斫斩恬饴蜜,头颅积邱坻。
谓天如覆奁,天道竟有知。
宣尼戒馀殃,曲逆悔六奇。
明明周与召,秉德千载师。
白起善合变,首身乃分离。
蒙氏制险塞,骨肉遭参夷。
李斯非先王,门诛矺其尸。
王剪灭六国,三世祸随之。
此人徇功名,快意无不为。
斫斩恬饴蜜,头颅积邱坻。
谓天如覆奁,天道竟有知。
宣尼戒馀殃,曲逆悔六奇。
明明周与召,秉德千载师。
这首诗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几位著名人物,如白起、蒙恬、李斯、王翦等,探讨了功名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诗人以白起、李斯和王翦为例,指出他们为了追求功名,不惜牺牲道德,甚至亲人,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白起被描绘为善于变化,但因首身分离而遭受报应;蒙恬修建险塞,却使家族遭受灭顶之灾;李斯并非先王之后,却因门诛而身死。王翦灭六国,却也带来了三世的祸患。这些人物的共同点在于,他们为了功名,不择手段,最终却落得悲惨下场。
诗人通过这些例子,表达了对功名与道德关系的深刻反思。他指出,追求功名不应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否则终将受到天道的惩罚。引用孔子的教诲,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并以周公和召公作为道德典范,提醒人们要遵循道德原则,避免重蹈覆辙。整首诗在历史叙事中融入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步入西苑园,游戏芙蓉池。
明月照绿水,神飙散文漪。
层轩跨通川,雕槛承丹梯。
众宾列长榻,不醉且无归。
菡萏泛清波,华萼正参差。
清歌随风转,宿鸟东西飞。
公子兴藻思,濡翰相招携。
小臣非吉甫,答赋安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