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城下牂牁路,空冢滩西贾客舟。
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犍为城下牂牁路,空冢滩西贾客舟。
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愁苦的夜晚图景。"犍为城下牂牁路"一句,设定了时间与空间的背景,牂牁之声暗示着夜色已浓,城下空旷无人,只有马蹄踏石的声音在寂静中回响。紧接着"空冢滩西贾客舟",诗人笔锋一转,从陆地的寥落转向水面的冷清。空冢滩之西,原本应是热闹的商旅停泊处,但此刻却是一艘艘无人的客船,只剩下静静的月光映照。
"此夜可怜江上月"一句,诗人心中的愁绪随着月光而生。月亮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象征着思乡、怀远之情,此时此刻,月光下的孤独与寂寞更添几分哀愁。
最后两句"夷歌铜鼓不胜愁",通过夷族的歌谣和铜鼓的声音,强化了诗人的情感。夷歌铜鼓本应是欢快的节奏,但在这里却被描述为无法驱散心中的忧愁,反而让人感到更加沉重。这不仅表现了诗人个人的哀愁,也可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民族的悲哀。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寂寞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受以及对于时代变迁、民族冲突的无奈与哀愁。
何人溃溪流,忽作瓴建屋。
不知几鱼虾,生毙此枯渎。
纤纤跃泥沙,濡沫曾不足。
虽求升斗活,终困蝼蚁毒。
眷余二三子,行春访脩竹。
危桥得小憩,涸鲋哀穷蹙。
汲井叩邻里,捐金劝僮仆。
好生人所欣,稚子助揽掬。
要令徙窟宅,终免愧口腹。
瓶罂得千尾,不满百钱赎。
勿轻其微细,有如异草木。
蚁蜂杂君臣,蜗角载蛮触。
君看长平战,一举百万覆。
扰扰大块中,钜细同倚伏。
达人齐万物,愚士蔽一曲。
慎勿废此言,小惠何足录。
我闻尊者龙胜师,应供曾入娑竭海。
龙宫微尘妙章句,目所一瞥辄能诵。
流于五天及震旦,为热恼中甘露门。
唯道人栖出其后,愿力猛利思精特。
能于方策纸墨间,书此大经十万偈。
诵于蜗舍巢庵中,了然如在龙宫见。
观者种性有差别,爱慕皆生殊异想。
要当谛观一尘中,亦有无边妙经卷。
昔有智人破此尘,十方世界一切说。
以名尘故非断空,而可破故非实有。
了此两宗妙法门,亦摄一切契经海。
譬如困卧俄顷际,梦中所历更千载。
乃知一念圆古今,真实际中法如是。
一微尘妙不可测,当知一一尘亦然。
譬如天帝网明珠,珠体莹然俱照彻。
一珠具足诸网珠,一一珠中同遍入。
我今以此金刚句,坏灭彼众下劣想。
使悟尘中含此经,奚方策中乃惊异。
咨尔山君河树神,各各当忆本愿力。
要当勇猛勤守护,勿令邪念辄蠹侵。
毗蓝风吹须弥卢,劫火焚烧大千界。
为摊此经一切处,使其凉曝各得所。
我此现前佛子等,作是观者名正观。
稽首十方调御师,刹刹尘尘为作證。
《小字华严经赞》【宋·释德洪】我闻尊者龙胜师,应供曾入娑竭海。龙宫微尘妙章句,目所一瞥辄能诵。流于五天及震旦,为热恼中甘露门。唯道人栖出其后,愿力猛利思精特。能于方策纸墨间,书此大经十万偈。诵于蜗舍巢庵中,了然如在龙宫见。观者种性有差别,爱慕皆生殊异想。要当谛观一尘中,亦有无边妙经卷。昔有智人破此尘,十方世界一切说。以名尘故非断空,而可破故非实有。了此两宗妙法门,亦摄一切契经海。譬如困卧俄顷际,梦中所历更千载。乃知一念圆古今,真实际中法如是。一微尘妙不可测,当知一一尘亦然。譬如天帝网明珠,珠体莹然俱照彻。一珠具足诸网珠,一一珠中同遍入。我今以此金刚句,坏灭彼众下劣想。使悟尘中含此经,奚方策中乃惊异。咨尔山君河树神,各各当忆本愿力。要当勇猛勤守护,勿令邪念辄蠹侵。毗蓝风吹须弥卢,劫火焚烧大千界。为摊此经一切处,使其凉曝各得所。我此现前佛子等,作是观者名正观。稽首十方调御师,刹刹尘尘为作證。
https://shici.929r.com/shici/uxZqWvuQ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