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竹相娱道岂孤,信知造物未遗予。
交游更许得奇士,保社却嗟无定居。
怀玉近传酬倡集,荆溪与说往还书。
世人徇利轻翻覆,我辈百年端一如。
有竹相娱道岂孤,信知造物未遗予。
交游更许得奇士,保社却嗟无定居。
怀玉近传酬倡集,荆溪与说往还书。
世人徇利轻翻覆,我辈百年端一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目为《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有竹相娱道岂孤”描绘了诗人以竹为伴,享受清雅之趣,暗示其人品高洁,志向不孤。次句“信知造物未遗予”表达了诗人深感上天并未忽视自己,给予他独特的才能和际遇。
“交游更许得奇士”赞扬了诗人的朋友圈中有非凡的人物,他们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保社却嗟无定居”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稳定生活的渴望,但又感叹现实中难以安定。接下来,“怀玉近传酬倡集”提到诗人与朋友们通过诗文往来,交流思想,共享文化盛宴。“荆溪与说往还书”则具体指与荆溪之地的朋友书信往来,深化了友谊的纽带。
最后两句“世人徇利轻翻覆,我辈百年端一如”揭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观察,认为许多人为了利益而反复无常,而他和朋友们坚守道义,一生如一,保持了人格的纯粹。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体现了赵蕃诗歌的深厚内涵。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雨落湿孤客,心惊比栖鸟。
空阶夜滴繁,相乱应到晓。
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两乡同夜雨,旅馆又无灯。
谤议不自辨,亲朋那得知。
雨中驱马去,非是独伤离。
离室雨初晦,客程云陡暗。
方为对吏人,敢望邮童探。
纵酒常掷盏,狂歌时入室。
离群怨雨声,幽抑方成疾。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